在昔称高士,箕山及巢父。
虽垂千载名,吾道固未取。
君臣义自重,岂得薄圭组。
惟是勋业成,几微贵先睹。
二疏辞汉荣,季鹰怀吴土。
司徒志亦然,百世殆同矩。
辛勤三十年,出身事清主。
行者必有归,安得长伛偻。
明山有茅亭,亭南有瓜圃。
象观有卷舒,理玩月三五。
始息负重肩,时与荷蓧伍。
睡足江南春,无人报风雨。
【注释】
在昔:自古以来。箕(jī)山、巢父:相传尧舜时代的隐士,以隐居山林为荣。垂:遗留下来的意思;千载名: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名声。吾道:我的道理。垂:遗留下来的意思。垂:垂青,重视。垂:指帝王对臣子。圭组:玉帛丝带等礼物。勋业:功勋事业。几微:微小的征兆。二疏:指王弘与谢安。季鹰:指桓温。司徒:指王敦。志亦然:志向也是如此。百世殆同矩:意思是说,即使千秋万代,也和前人一样是楷模。躬耕:亲自耕种。
辛勤:勤劳辛苦。事清主:侍奉清廉的君主。行者:远行者。必有归:一定有归宿。长伛偻:长时间弯着腰,形容辛苦劳累。
明山:山名。茅亭:用茅草盖成的亭子。象观:即望仙观。理玩月三五:即“赏月”,赏十五月圆之夜。三五,指农历每月十五。
负:背负。负重肩:肩负重任。时:时常。荷蓧(kuò dí):用藤蔓编成的一种筐状器物。
睡足江南春:形容春天里一直酣睡。
无人报风雨:指没有谁来报告天气的阴晴变化。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晋朝的陶侃,字士行,东晋名将,官至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世称陶长沙。此诗是他送别王敦的赠别之作。
全诗共分十句,首联总起下文,写王敦自重其高士之名,而诗人却认为他未能得其所重,故云“虽垂千载名,吾道固未取”。颔联承上文而来,写诗人认为王敦虽然有千载之名声,但是他所坚持的君臣大义却是应该受到鄙视的。颈联紧承前文,进一步说明诗人的看法。诗人认为王敦虽然功勋卓著,但是他却不懂得谦虚,反而把功名富贵看得比自己的道德修养还重要。尾联则是写诗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像王敦这样有功于社稷的人,一定会得到后世的称赞和敬仰,因此他的子孙后代也会因为自己的功劳而受到人们的尊敬。
陶渊明这首诗写得非常平实自然,毫无矫饰之意,但却能表达出深沉的人生感慨,让人不禁产生深深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