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渡复竞渡,波光浩渺渺。
潮头如马来,舟子疾于鸟。
轻舠迅楫斗缤纷,伊谁从之楚灵均。
江深海阔安得济,鼍抃鲸吞愁杀人。
苍天不照烈士苦,日暮洞庭闻击鼓。
九辨谁招梦泽魂,一杯枉酹荆南土。
竞渡兮来归,湖上兮依依。
棹歌齐发泪沾衣,宝笙瑶瑟清且哀。
四望踯躅悲又悲,安能遇君与君携。
【注释】
竞渡:一种赛龙舟的活动。
辞:诗题,即“诗序”。竞渡:指赛龙舟。复:又。竞渡辞:写赛龙舟的诗。
波光浩渺渺:水波浩阔。浩渺:广阔无边。
潮头如马来:潮头像骏马奔腾而来。
舟子疾于鸟:船夫的划桨动作快得像鸟飞翔。
轻舠迅楫斗缤纷:轻快地划着小舟,船桨在水面上快速翻飞。舠:小船。
伊谁从之楚灵均:谁能追随屈原(楚国诗人)呢?伊,语气词。
江深海阔安得济:江流宽广,湖泽辽阔,怎么渡过去?安得,怎么能够。
鼍抃鲸吞愁杀人:鼍(tuō)在水中鼓起身体,鲸鱼在水下吞噬人。鼍和鲸都是水生动物;抃,鼓起。
苍天不照烈士苦:苍天难道不会照耀那些志士仁人的苦楚吗?苍天,指天空。烈士,志士、壮士。
日暮洞庭闻击鼓:太阳落山时,听到洞庭湖上击鼓的声音。
九辩:古代一种诗歌体裁,共九篇,因以“九辨”称之。这里指屈原的《离骚》。
招梦泽魂:唤醒梦中的灵魂。梦泽,传说中屈原投汩罗江的地方。
一杯枉酹荆南土:为荆南献酒,白白地浪费了。酹(lèi),把酒洒在地上祭奠。
竞渡兮来归,湖上兮依依:赛龙舟的人回来了,湖上的景色依旧美好。
棹歌齐发泪沾衣,宝笙瑶瑟清且哀:船夫们唱着船歌,歌声悠扬悲切,笛音清越哀婉。
四望踯躅悲又悲,安能遇君与君携:四面环顾,悲愤难抑,怎能与你并肩携手?踯躅(zhízhú),徘徊不前。
【赏析】
《竞渡辞》是唐代诗人张说所作,此诗写赛龙舟的盛况和作者对赛龙舟活动的感想,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忧国伤时的情怀。
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两个部分:“竞渡复竞渡”至“安能见君携”为第一部分;“苍天不照烈士苦”至“四望踯躅悲又悲”为第二部分。前一部分写赛龙舟的情景,后一部分写观赛的感受。
开头两句“竞渡复竞渡,波光浩渺渺”,交代了活动的时间、地点及环境——竞渡是在端午节举行,在洞庭湖畔。“竞渡”即龙舟赛渡,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人们乘着龙舟在江河湖泊中奋力划行,以争先恐后。“复竞渡”表明这种比赛是连年不断进行,“波光浩渺渺”形容江面波光粼粼,十分壮观。
“潮头如马来”,“舟子疾于鸟”。这两句描绘了龙舟赛渡中舟子们奋勇争先的场景。“潮头如马来”形象地写出了龙舟赛渡的激烈竞争场面。而舟子们的动作更是迅猛快捷,如同鸟儿一般。
接下来的三句分别写船上的轻舠(小艇)、迅楫和船上的人,通过描写这些细节,表现了龙舟赛渡的热烈气氛和人们的热情。“轻舠迅楫斗缤纷”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龙舟赛渡中人们挥动桨橹的热闹场面。“伊谁从之楚灵均”一句,点出了屈原的名字,意指这场龙舟赛渡是为了纪念屈原。“江深海阔安得济”一句则表达了人们对于赛渡成功的渴望。“鼍抃鲸吞愁杀人”一句,则进一步渲染了赛渡的紧张气氛,使整首诗的气氛更加高涨。
诗人转而写自己在观赛过程中的所见所感。“苍天不照烈士苦”一句,表达了自己对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深切同情和敬仰之情。“日暮洞庭闻击鼓”一句,则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洞庭湖上传来阵阵鼓声的情景,令人心醉神迷。“九辨谁招梦泽魂”,诗人借屈原的《离骚》中的“九辨”一词,表达了自己对于屈原被贬谪到湘水流域的梦泽地区而产生的无限感慨。“一杯枉酹荆南土”一句则表达了自己对屈原被放逐后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最后两句“竞渡兮来归,湖上兮依依”,则是诗人对整个龙舟赛渡活动的总结和回顾。他看着赛渡的队伍逐渐驶向远方,心中充满了不舍和留恋之情。“棹歌齐发泪沾衣”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观赛过程中人们的兴奋和激动之情,仿佛整个湖面上都弥漫着欢乐的氛围。“宝笙瑶瑟清且哀”一句,则通过描写音乐的美妙和哀婉,进一步烘托出整个龙舟赛渡活动的喜庆和欢快氛围。
这首诗虽然只是一首短小精悍的小令,但却充分展现了龙舟赛渡的热烈气氛和人们对屈原这位伟大诗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忧国伤时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