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窗山鸟来,乍起倦无力。
游飙素帷翻,急雨银箭直。
初添地气爽,倏作檐甍黑。
炎气骤失势,庭树或改色。
我虽非农夫,情亦欣稼穑。
养气徒浩然,抱痾苦偪侧。
所幸风雨时,得收黍与稷。
啸歌浊酒前,可以写胸臆。

【注释】

对雨:即答谢雨。

午窗:中午的窗子。

山鸟来:有山鸟飞来。

乍起倦无力:突然醒来,感到疲倦,无力再动。

游飙:飘忽的风。

素帷:白色的帷幔。

急雨银箭直:形容风雨迅猛如箭一般直下。

初添地气爽:开始时增添了清爽的空气和气息。

倏作檐甍黑:忽然间,屋檐上积满了雨水,变得漆黑一片。

炎气骤失势:炎热的气息骤然失去了它的统治力或优势地位。

庭树或改色:院中树木的颜色也改变了。

情亦欣稼穑:心情也是喜悦的。

养气:保养精神,保持健康。

浩然:广大无边。

抱痾:抱病。

偪侧:迫近而狭窄。

所幸风雨时:幸好现在正逢下雨的时候。

黍与稷:指庄稼,这里比喻自己的作品。

啸歌浊酒前,可以写胸臆:边吟咏边饮着浊酒,可以在心中畅所欲言。

【赏析】

这是一首借雨抒怀的小诗。全诗从午窗听雨、看雨到雨停后的心情变化,层层展开,由景及人,以景抒情。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山鸟在午窗飞入,一阵狂风掀起帷幔,一场急雨直扑屋顶,庭院树木颜色转暗,自己虽非农夫却也有感于农事之苦。最后一句“啸歌浊酒前,可以写胸臆”,表明自己虽然身患疾病,但仍然能够借酒消愁,畅所欲言。

首句“午窗山鸟来”,点出时间是中午,地点是山窗。“山鸟”两字,既点出诗人身处的山居环境,又暗示了诗人闲适的心态。第二句“乍起倦无力”,则表现了诗人听到雨声之后,被其惊扰而突然而起的疲惫之感。“倦”是身体上的疲劳,“无力”则是精神上的疲惫。这一句不仅写出了诗人因听雨而被惊醒的情景,更写出了诗人因被雨声惊扰而产生的困倦之情;第三句“游飙素帷翻”,则进一步渲染了听雨的气氛,使整个画面显得更为生动。诗人看到风吹动帷帐,不禁为之一新。第四句“急雨银箭直”,用“急雨银箭直”来描写雨势之大,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场及时降临的春雨的喜爱之情。“银箭”是古代一种计时工具,这里用来比喻雨箭,形象地写出了雨势之大。第五句“初添地气爽”,则是说这场及时的春雨给大地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使得空气也变得清新起来。第六句“倏作檐甍黑”,则进一步描绘了这场春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不便。第七句“炎气骤失势”,既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说明,也是对整首诗歌主题的总结。第八句“庭树或改色”则描绘了这场春雨过后,庭院中的树木颜色发生了改变。第九句“我虽非农夫”,既是对自己身份的说明,也是对前几首诗歌主题的总结。诗人虽然不是农夫,但他也有感受农事之苦的经历。第十句“情亦欣稼穑”,既表达了对农事的喜爱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之意。第十一句“养气徒浩然”,表达了诗人对养生之道的追求和热爱之情。第十二句“抱疴苦逼侧”,则是说诗人虽然身体抱恙,但却依然能够忍受着疾病的折磨,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第十三句“所幸风雨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场适时而来的春雨的喜悦之情。第十四句“得收黍与稷”,则是说这场春雨使得庄稼得以丰收,从而表达了诗人对于农业生产的关心和关注之情。最后一联“啸歌浊酒前,可以写胸臆”,则是说诗人通过饮酒和吟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整首诗歌通过对一场春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农事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