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拥高城雪意层,苍天欲问恐难登。
山家未报来牟足,海国还闻瘴疠蒸。
胜事园林谁合闹,丰年歌颂我犹能。
王郎更趿何门履,十二街头遍已曾。
诗名:《云拥高城雪意层》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茶陵(今属湖南)人。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加少傅、少师。李东阳以文才著称,其诗歌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高尚情操。此诗《再和仁辅韵》,便是他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即明代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及诗人的内心活动,展现了一幅清冷而孤寂的画面。
诗中首句“云拥高城雪意层”,描绘了一幅晨霜覆盖城池的宁静画面,云彩如同护卫城墙的士兵,层层叠叠地环绕着高耸入云的城池,仿佛在向苍天发出询问,却又难以逾越的高山。这一句既营造了一种肃穆的气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困惑与无奈。接着,“苍天欲问恐难登”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达成目标的无奈情绪,以及对更高境界的向往。
次句“山家未报来牟足”,则转向了更为具体的场景,诗人的视线从天空转移到了山下的山村。这里的“山家”指的是居住在山区的人们,他们尚未得到消息,可能意味着某些重要事务并未完全落实或完成,反映出一种对现实的忧虑与不满。最后两句“海国还闻瘴疠蒸”与“胜事园林谁合闹”,则将场景转移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海国”。这里的“海国”象征着海外的他乡,而“瘴疠蒸”则形容了那里湿热难耐的环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怀念,同时也透露出对远方他乡生活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抒发,不仅展示了李东阳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深厚功底,更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反思和表达,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