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钺不期傲,金珠恒自丰。
物交中乃移,至诎豪与雄。
畴能让田畔,斲榱竟不砻。
訾祏雅端博,张老仁且忠。
不有贤哲言,主名安取隆。
所以公与卿,下士贵从容。
谔谔有深惠,唯诺祸所钟。
勿怙圭组贵,轩鹤笑寒鸿。
苟移造物柄,篑土亦易崇。
高台置郭隗,蒲轮起申公。
此道久不作,纷纷喑与聋。
【注释】
节钺:古代用斧、钺为标志,象征军权,所以称将帅的军权为“节”,其象征物是斧、钺。不期傲:不期然。金珠:指财物。
物交中乃移:指人与物的关系,在交往中发生了变化。至诎豪与雄:至,到。诎,屈。豪,豪壮。雄,英勇。
畴能让田畔:谁能够让田地归自己所有?畴,谁。让,推给。田畔,田界。
斫榱竟不砻:斫,砍。榱,椽。砻,磨平,这里指加工。
訾祏雅端博:訾,毁。祏,同“斅”。雅,高雅。端,端方。博,博大。
张老仁且忠:张,张良。张老,即张良。仁,有仁义之心。且,并且。忠,忠诚。
不有贤哲言,主名安取隆:如果没有那些贤哲的话,君王的名声又怎么能够显赫起来呢?
所以公与卿,下士贵从容:因此君子和大臣们应该以谦虚谨慎的态度行事。
谔谔有深惠,唯诺祸所钟:正直而有深谋大虑的人,只会受到赞美而不是受到诽谤,只有顺从谄媚者才会招致灾祸。
勿怙圭组贵:不要仗恃自己的地位和官位而骄傲自大。
轩鹤笑寒鸿:比喻高傲自大的人,就像那飞翔在空中的凤凰一样,被一群在地上爬行的寒号鸟所嘲笑。
苟移造物柄:如果把天地万物都移到你的手中。
篑土亦易崇:即使是一筐土也能堆成高山,何况是万丈之高的山呢?
高台置郭隗:把高高的台榭安置在郭国。郭隗,战国时魏国人。
蒲轮起申公:用蒲草做的车轮载着申公回国。蒲轮,指用蒲草编成的车轮。申公,指西汉初期著名政治家申屠嘉。
此道久不作,纷纷喑与聋:这种高尚的道理长时间没有得到重视。
【赏析】
《杂诗》共二首,这是第二首。这首诗写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对贤才的呼唤和推崇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评。
首联:“节钺(斧)不期傲,金珠恒自丰。”意思是说:军权不用的时候,可以傲气逼人;金钱到手,便可以任意使用。
颔联:“物交中乃移,至诎(屈服)豪与雄。”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随着交往的变化而变化;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屈服于英雄豪杰。
颈联:“畴能让田畔,斲(削去)榱(屋椽)竟不砻(雕饰)。訾(毁)祏(同“斅”,楷模)雅端博,张老仁且忠。不有贤哲言,主名安取隆?”意思是说:谁能把田地让给别人?只有像张良那样的仁人才能有高尚的品质。如果没有贤德之士的言论,那么君王的名望又怎么能显赫起来呢?
尾联:“所以公与卿,下士贵从容。谔谔有深惠,唯诺祸所钟。”意思是说:所以君子和大臣们应该谦虚谨慎地处事。正直而又深思熟虑的人,不会得到诽谤;只有迎合谄媚的人才会招来灾祸。
全诗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批评,表达了诗人对于贤能之士的渴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