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除若偪仄,况乏林与溪。
浩志罔所投,日长对云霓。
岌嶪耸千仞,奔腾散群麑。
暂逐健鹘上,遄同归骛西。
取物良不穷,入真相与携。
更思窥玄窟,待月升华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代表作之一。诗的内容主要描绘了作者在自然景观中感受到的一种孤独和寂寞,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于大自然的独特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详解:

对云

译文:面对天空中的彩云。
注释:这里的“对”可以理解为“凝视”、“仰望”。整句表达了诗人抬头望向天空,目光落在飘浮的彩云上,表现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心境。

庭除若偪仄

译文:庭院狭小,如同被逼到了墙角一样。
注释:这句话描绘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可能是一个狭小的住所或空间,使得诗人感到压抑和不自由。“逼仄”意味着局促、狭窄,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满和压抑。

况乏林与溪

译文:更缺乏树林和溪水。
注释:这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的贫瘠和单调,没有自然的绿色植被和清澈的流水,使得诗人的生活显得更加单调乏味。

浩志罔所投

译文:我那宽广的志向无处安放。
注释:这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空虚和迷茫,他渴望找到一种寄托或方向,但似乎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来安放他的雄心壮志。这里的“罔所投”意味着无处安放,无法寄托。

日长对云霓

译文:太阳高照,云朵如霓裳般绚丽。
注释:这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太阳高挂,阳光洒在大地上,形成一片明亮的光影,而云彩则像霓裳一般绚烂多彩,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岌嶪耸千仞

译文:峰峦峥嵘,耸立在云端之上。
注释:这句形容山峰峻峭、高耸入云,给人一种巍峨壮观的感觉。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山峰的高耸和壮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

奔腾散群麑

译文:山间的溪流奔腾不息,小鹿在其中自由嬉戏。
注释:这句描绘了山间水景的美丽,溪流在山间奔腾而下,为山林增添了一份活力和生机。同时,小鹿在溪水中嬉戏玩耍,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共处。

暂逐健鹘上

译文:暂时追随一只矫健的鹘鸟飞上天空。
注释:这里用“鹘”代指鹘鸟,即老鹰,象征着速度和力量。诗人想要借助这只鹘鸟的力量,暂时摆脱现实的束缚,追求一种超脱的境界。这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由和超越的追求。

遄同归骛西

译文:迅速回到原地,朝着西边疾驰而去。
注释:这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尽快脱离当前困境的愿望,他希望能够迅速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状态或环境中,寻找到自己的归宿或安宁。这种急切的心情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状的不满和无奈。

取物良不穷

译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品。
注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他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无尽的资源,这些资源既丰富又珍贵,值得人们去珍惜和利用。这里的“取物”可以理解为获取资源或财富,强调了自然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和价值。

入真相与携

译文:进入其中,与真实之物相伴相随。
注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真实存在的事物的珍视和向往。他认为真实的事物才是最宝贵的,能够陪伴他度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里的“与真实之物相伴相随”强调了真实存在的事物对于人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更思窥玄窟

译文:更加思念探寻深邃的洞穴。
注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他渴望深入探寻未知的领域,发现更多令人惊叹的自然奇观和文化瑰宝。这种对探索的热爱和好奇心也是人类共有的情感和追求。

待月升华题

译文:等待着月亮升起时,一起攀登高峰。
注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他认为月亮升起时的美景格外动人,能够让人陶醉其中,忘却一切烦恼和压力。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想要与大自然一同度过美好时光的愿望,一起体验这份宁静与和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抒情作品。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水、动物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入诗中,构建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歌也传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和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