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俞从栾子,宁畏大戮施。
栾布事梁王,冒险犹陈词。
古人守节义,岂在崇与庳。
意定蹈汤火,志明羞诡随。
宁为白璧碎,不作脂与韦。
宁为钝剑折,不作钩与锥。
彼视富且贵,草芥奚足为。
正气日沦丧,功名始多岐。
射利等趋市,廉耻弃如遗。
虽有首阳薇,莫疗夷齐饥。
荆卿与灌夫,末路未可嗤。
这首诗是辛弃疾的《杂诗二首·其一》。全诗共四十二句,分为十一句。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辛俞从栾子,宁畏大戮施(注释:辛俞跟随栾子行动,宁愿忍受极大的羞辱。)
译文:辛俞追随栾子行事,宁可忍受巨大的耻辱。
赏析:这句表达了辛俞对追随有名望人物的忠诚,愿意承受巨大困难和羞辱。栾布事梁王,冒险犹陈词(注释:栾布侍奉梁王,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坚持陈述自己的看法。)
译文:栾布侍奉汉文帝,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坚决陈述自己的意见。
赏析:这句表现了栾布不畏强权,敢于直言的性格。古人守节义,岂在崇与庳(注释:古代人坚守气节,不在于地位高低。)
译文:古代的人坚守节操和义气,并不在于地位的高矮。
赏析:这句话强调的是人的品格,而非物质条件,体现了高尚的道德观。意定蹈汤火,志明羞诡随(注释:内心坚定,面对烈火和刀剑也不退缩,立志光明正大,不追随邪恶。)
译文:意志坚定,面对生死也不会退缩,立志光明磊落,不跟从邪恶。
赏析:这句描绘了一种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正直的品质。宁为白璧碎,不作脂与韦(注释:宁愿成为白玉破碎,也不愿成为脂粉和丝织品。)
译文:宁愿成为完整的白玉被打碎,也不愿意成为华丽的脂粉和精美的丝织品。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纯洁无瑕、质朴无华品质的崇尚。宁为钝剑折,不作钩与锥(注释:宁愿成为笨重的剑折断,也不愿意成为锋利的钩子或锥子。)
译文:宁愿成为钝化的剑折断,也不愿意变成锋利的钩子或锥子。
赏析:这句反映了一种宁愿放弃锐利而保持坚韧的态度。彼视富且贵,草芥奚足为(注释:他们看中的仅仅是财富和地位,这些东西又算得了什么。)
译文:他们只看重财富和地位,这些又能算得了什么?
赏析:这句话批评了那些追求表面荣华富贵的人,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物质。正气日沦丧,功名始多岐(注释:正义的风气日渐衰落,个人的功名之路开始变得复杂多变。)
译文:正直的风气一天天衰落,个人功名的道路开始变得复杂多变。
赏析:这句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风气和个人道德的忧虑。射利等趋市,廉耻弃如遗(注释:追逐利益如同赶集一样,廉洁和羞耻被抛弃得一干二净。)
译文:追逐利益的行为就像赶集市一样普遍,廉洁和羞耻被视为无用的东西被丢弃。
赏析:这句批评了那些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人,认为廉耻已被遗忘。虽有首阳薇,莫疗夷齐饥(注释:就算有像首阳山那样的野菜,也无法治愈夷齐饥饿的痛苦。)
译文:即使有像首阳山那样的野菜,也只能暂时缓解饥饿,无法根治饥饿的痛苦。
赏析:这句诗以寓言的形式讽刺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福祉的行为。荆卿与灌夫,末路未可嗤(注释:荆轲与灌夫,在人生末路时不应该被人嘲笑。)
译文:即使是荆轲和灌夫这样在人生末路时的行为,也不应该被人们嘲笑。
赏析:这句诗鼓励人们在人生的低谷期也能保持正直和勇敢,不应受他人的非议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