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风度松籁,庭闲午更寂。
倦鸟贪熟眠,幽草何历历。
新莺忽一啭,宛若江上笛。
翩翩叶间蛾,尽日何所觅。
时物自生长,吾性亦顺适。
临池玩清寒,倚竹聆浙沥。
谁言牡丹丛,不道芦与荻。
真意苟自全,圭璧同瓦砾。
悲哉处士心,色动于尺檄。
曾念公子臣,牵若执羁靮。
奇功随物化,荣名今安觌。
所以大圣徒,无为以为绩。
轩冕岂不华,一喜生众惕。
卓尔巢由存,千载欲目击。

【注释】

午坐:中午休息。 轻风:微风。 松籁:松涛声。 庭闲:庭院空旷。 倦鸟:疲倦的鸟儿。 贪熟眠:贪恋熟睡。 幽草:深绿的草丛。 新莺:刚飞来的春燕。 宛若:好像。 翩翩:形容轻盈飘动的样子。 叶间蛾:叶子上的蝴蝶。 时物自长,吾性亦顺适:自然万物生长自有其规律,人的性格也应顺应自然。 临池玩清寒,倚竹聆浙沥:坐在池塘边上欣赏清凉,靠在竹子上倾听淅沥的声音。 谁言:谁说。 牡丹丛:指花丛。 芦与荻:芦苇和荻苇。 真意苟自全:只要保持真意就可以了。 圭璧同瓦砾:比喻贤才不遇,就像美玉被当作瓦砾一样。 悲哉处士心,色动于尺檄:悲哀的是那些隐居的人,他们的情绪被一张小小的檄文所触动。 曾念公子臣:想起当年作为公子的臣子。 牵若执羁靮:牵绊住你,束缚你的脚。 奇功随物化,荣名今安觌:奇特的功绩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消失,现在还能见到荣耀的名字吗? 大圣徒:伟大的圣人,也是指贤者。无为以为绩:不要刻意去追求功名。 轩冕:车马服饰。岂不华,一喜生众惕:难道不是华丽吗?但是一旦高兴,就会引起众人的警惕。 卓尔巢由存,千载欲目击:只有巢父和许由这两位隐士,千载以来一直想亲眼看见他们。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诗人在中午休息之时,面对庭院、松涛声、静谧的大自然以及悠闲的倦鸟、深绿的草丛和飞舞的蝴蝶等景物,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看淡的情怀。

首联“轻风度松籁,庭闲午更寂”两句写景。清风拂面,松涛阵阵,庭院中一片寂静,诗人正午小憩。这两句以“轻”、“风”、“松”;”庭、闲”四字构成一幅宁静的画面,渲染出一种恬淡宁静的气氛,烘托了诗人的心情。“倦鸟贪熟眠,幽草何历历”是写诗人所见所闻。“倦鸟”“幽草”,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历历”,写出了诗人对幽草的喜爱之情。

中间两联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新莺忽一啭”一句,将诗人的注意力从庭院转移到自然界,新莺忽然鸣叫,仿佛江上之笛。“翩翩叶间蛾,尽日何所觅”两句,诗人的视线又回到树叶和花上,他看见翩翩飞舞的蝴蝶在叶间穿梭,不知它在寻找什么呢?诗人似乎觉得蝴蝶也和人一样,有自己的思想感情。

末联“时物自生长,吾性亦顺适”两句是说,万物有其自然的规律,人的性格也应该顺应自然,顺其自然才能保持自己的本性。“临池玩清寒,倚竹聆浙沥”写的是诗人坐在清寒之池边,倚着竹子倾听淅沥之声,表现了他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心态。“谁言牡丹丛,不道芦与荻。”两句是说,谁能说出牡丹丛中的花朵,不也有芦苇和荻苇呢!这里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牡丹丛”和“芦与荻”一样,各有其存在的价值,不必互相比较。

这首诗写诗人中午休息时的情景和心情,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微风”、“松籁”、“庭闲”、“倦鸟”、“深绿”、“新莺”、“翩翩”等词语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此外,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写诗人所见所闻的景物,来衬托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