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简韦编次第评,于君真见古人情。
百年事了须闻道,举世嫌多为近名。
敢谓学非颜氏乐,直将心比伯夷清。
尘踪满地无由濯,何处沧浪水上缨。
诗句释义:
竹简与韦编次第评,于君真见古人情。百年事了须闻道,举世嫌多为近名。敢谓学非颜氏乐,直将心比伯夷清。尘踪满地无由濯,何处沧浪水上缨。
译文:
竹简和古书的编目,让我真正看到了古人的情感。百年的事了必须去听道理,全世界嫌弃我只是为了名声。敢于说我学习不是颜回的快乐,直接把我的心灵比伯夷的清明。尘埃满地无处清洗,哪里还有沧浪水上的丝带?
赏析:
李东阳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名利的看法。诗中多次使用“古人”一词,强调了与历史和文化的联系。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个人修养和品德的重视。
注释:
- 竹简:古代书籍的一种形式,用竹片或木头制作成册,方便翻阅和携带。
- 韦编:指古代学者在阅读《周易》时所使用的韦布制成的书卷,象征着学问的重要性。
- 次第评: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评价或评论。
- 于君:对某人的尊称。
- 百年事:形容人生经历的长久。
- 须闻道:需要去理解和学习。
- 举世:整个世界,泛指所有人。
- 多:太多,过度。
- 为近名:为了追求名声。
- 学:学习,此处用作动词。
- 非:不,否定词。
- 颜氏乐:指颜回的快乐,一种追求道德和智慧的生活态度。
- 心比:将心灵比作…
- 伯夷:商末孤竹君的儿子,因反对武王伐纣而饿死,是高洁节操的代表。
- 清:清廉,纯洁。
- 尘踪:尘土的痕迹,比喻世俗的纷扰。
- 沧浪水:沧浪之水,常用来比喻清高的志向和远大的抱负。
- 缨:古代束在帽子上的装饰物,这里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化和道德价值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诗中使用了许多典故和象征,使得整首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