陉山不高山有名,幽并一览俱分明。
鹿泉古水浸平壤,恒岳远峰朝上京。
丹崖翠壁相峥嵘,亦有列石如分营。
淮阴千载但遗庙,土人至今知用兵。
羲农虞夏忽已倾,首阳薇蕨春又生。
路旁老松抱世愤,时复林间风雨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井陉行》。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第一句:“陉山不高山有名” 指的是“陉山”并非真正的高山。但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
- 第二句:“幽并一览俱分明” 描述了从陉山望向远处,可以看到幽州的平原和并州的山脉,景色清晰可见。
- 第三句:“鹿泉古水浸平壤” 描述了鹿泉这个地方有着古老的泉水,水流过平坦的土地。
- 第四句:“恒岳远峰朝上京” 描绘了恒山的山峰高耸入云,向京城(长安)的方向延伸。
- 第五句:“丹崖翠壁相峥嵘” 描述了山峰的岩石颜色鲜艳,形成了奇特的山峰形状。
- 第六句:“亦有列石如分营” 描述了山上的石头排列整齐,如同军队的营地。
- 第七句:“淮阴千载但遗庙” 提到了淮阴侯韩信,他的墓地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仍然只有一座庙宇。
- 第八句:“土人至今知用兵” 表示当地人至今仍然记得韩信的军事才能,对他充满了敬仰。
- 第九句:“羲农虞夏忽已倾” 描述了传说中的羲皇、神农氏、伏羲氏和炎帝、大禹等历史人物突然消失。
- 第十句:“首阳薇蕨春又生” 描述了首阳山的野菜在春天重新生长,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坚韧不拔。
- 第十一句:“路旁老松抱世愤” 描写了路旁的老松树似乎在表达人们的不满和愤怒。
- 最后一句:“时复林间风雨声” 描绘了林间的风雨声,可能是由于树木受到风吹雨打而产生的自然声响。
下面是这首诗的译文:
井陉行
陉山虽然不算真正的高山,但其位置使得它成为观察周边的重要视角。从井陉山望向远方,幽州平原和并州山脉的景色尽收眼底,清晰可见。在鹿泉这个地方,古老的泉水流经平坦的土地,滋养着大地。恒山的山峰高耸入云,向京城(长安)方向延伸。丹崖翠壁相互映衬,形成了奇特的山峰景观。山上的石头排列整齐,如同军队的营地。淮阴侯韩信的墓地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仍然只有一座庙宇。当地人至今仍然记得韩信的军事才能,对他充满了敬仰。羲皇帝、神农氏、伏羲氏以及炎帝和大禹等历史人物突然消失。首阳山的野菜在春天重新生长,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坚韧不拔。路旁的老松树似乎在表达人们的不满和愤怒。林间的风雨声时而响起,可能是由于树木受到风吹雨打而产生的自然声响。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古代地理的广阔视野和人们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之情。诗中通过对山川、河流、石头、树木等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消失和首阳山野菜的重生,寓意着生命力的顽强和历史的变迁。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是李白山水田园诗风格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