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尘事少,山中车马稀。
既去市朝远,还遂田圃归。
兰茝纫作佩,芰荷制为衣。
知己幸勿诮,从今与世违。

译文:

在郊外,尘世的纷扰事少了很多,山中的车马也很稀少。既然已经远离了市朝,便回到田园去归隐。

采来的兰草和蕙草编织成了佩饰,采摘的芰荷制成了衣裳。

只有知己才能理解我的心情,从此与世俗的人断绝来往。

注释:

  • 野外:指城外或乡村。
  • 尘事:世俗之事。
  • 山中:指山林之中。
  • 市朝:指城市和朝廷。
  • 知己:知心的朋友。
  • 遂:顺从。
  • 纫:缝制、编织。
  • 芰(jì)荷:一种水生植物,叶子大而宽,花白色。
  • 簪: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饰。
  • 违:离开。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向往的诗歌。首句“野外尘事少”,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一个远离尘嚣、清静的野外,这里的“尘事”指的是世俗的纷争和烦恼。接下来两句“山中车马稀”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山中人少车马稀,更加衬托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具体的活动来展现诗人的隐居生活。“兰茝纫作佩,芰荷制为衣”描述了诗人采集兰草和蕙草制作成佩饰,以及用芰荷制成的衣服,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最后一句“知己幸勿诮,从今与世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选择隐居生活的态度,他认为只有真正的知己才能理解他的想法,因此希望不要嘲笑他的选择,而是能够陪伴他一起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精神追求和人生理想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隐居的生活,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既体现了个人的追求也反映了时代的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