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乐隐觅仙踪,深入巫山第几重。
洞口有田春种玉,鼎中无火夜蟠龙。
石潭凉浸蛾眉月,兰室香飘麈尾风。
遥想扁舟游览处,桃花夹岸水溶溶。
桃源清隐
高情乐隐觅仙踪,深入巫山第几重。
洞口有田春种玉,鼎中无火夜蟠龙。
石潭凉浸蛾眉月,兰室香飘麈尾风。
遥想扁舟游览处,桃花夹岸水溶溶。
注释:
- 高情乐隐:形容对隐居生活有着极高的情感和追求。
- 仙踪:指仙人的踪迹或仙境中的踪迹。
- 巫山:指长江三峡中的巫峡,也泛指山水风光旖旎的地方。
- 第几重:表示经过多次探索或寻找后到达的程度。
- 洞口有田:指洞口旁有一片田地,可能是诗人在山中找到的一块农田。
- 春种玉:春天播种的庄稼像玉石一样珍贵。
- 鼎中无火:形容烹饪时没有火候,可能是指用木炭、煤炭等燃料烹饪。
- 石潭凉浸蛾眉月:形容月光映照在清澈的石潭上,如蛾眉般的眉毛般美丽。
- 兰室香飘麈尾风:形容室内充满了兰花的香气,随风飘散。
- 桃花夹岸:岸边长满了桃花,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林隐居生活的诗作,通过描写诗人在山中探寻、发现的美好景象,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首联“高情乐隐觅仙踪,深入巫山第几重”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仙境的向往。颔联“洞口有田春种玉,鼎中无火夜蟠龙”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中的生活情景,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氛围。颈联“石潭凉浸蛾眉月,兰室香飘麈尾风”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尾联“遥想扁舟游览处,桃花夹岸水溶溶”则将整个画面收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