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不返顾,遑问铁衣寒。
自觉捐躯易,那知行路难。
燕山成绝域,江右是长安。
为问萧丞相,谁登大将坛。

奉赠苏宇霖相国

明代李贞五言律诗赏析

《奉赠苏宇霖相国》是明代文学家李贞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深情厚意,向朋友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注释,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诗意,还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与哲思。

  1. 出门不返顾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重要决策或选择时,不会因为外界压力或私心杂念而回头。它传达了一种坚定和自信的态度,即使面临未知的风险和挑战,也不会轻易改变初衷。
  1. 遑问铁衣寒
  • “遑问”在这里意味着“不必忧虑”,而“铁衣寒”则形容了外部环境的艰难和严峻。这一句强调了诗人对于困难环境的认识和准备,以及他/她愿意为了更高的目标而忍受艰辛的决心。
  1. 自觉捐躯易
  • “捐躯”在这里指的是牺牲生命,“易”则表示容易。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牺牲的深刻理解。他/她认识到,为了更大的理想或使命,个人的牺牲是必要的,这种牺牲虽然痛苦,但也是值得的。
  1. 那知行路难
  •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旅程的复杂性和挑战性的深刻认识。尽管诗人可能预见到前方的道路会有很多困难,但他/她仍然愿意去面对和克服这些困难。这种无畏的精神体现了诗人的坚强意志和乐观态度。
  1. 燕山成绝域
  • 这里通过将燕山描绘成“绝域”,形象地表达了燕山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其带来的特殊意义。燕山不仅地理上难以逾越,而且可能在文化、政治等方面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1. 江右是长安
  • 通过使用“江右”和“长安”这样的地理名词,诗人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历史和文化的对比画面。这里,江右代表南方,长安代表北方,象征着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在南北之间发挥其影响力和智慧。
  1. 为问萧丞相
  • 这句诗引用了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萧何(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丞相),用以象征忠诚和智慧。诗人通过询问萧何,表达自己对友人才能和品德的赞赏和信赖,同时也暗示了他/她希望友人能够继承萧何的事业,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1. 谁登大将坛
  • 最后一句直接点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未来成就的期待。他/她期待友人能够像历史上的大将一样,承担起国家的重要责任,取得非凡的成就。这句话充满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和信任。

《奉赠苏宇霖相国》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忠诚和期望的诗歌,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反思和精神追求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其时代背景,从而更加珍惜和珍视那些在我们生活中真正关心和支持我们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