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郊原绿正肥,小窗帘卷思依依。
莺啼树底惊残梦,鹊噪檐前送夕晖。
芳草雨馀三月暮,海棠花落一春违。
柔肠百结真堪断,薄幸江南归未归。
春怨
我听到郊原上新绿肥美,心中无限感慨。小窗帘卷起,我不禁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莺鸟在树底啼叫,惊扰了我残破的梦境;喜鹊在屋檐前鸣叫,送来了黄昏的余晖。芳草在雨后三月显得更加茂盛,而海棠花却在一春中凋零飘落。我的心肠如同柔肠百结,真是难以承受啊!江南水乡的人归去未归?
闻道郊原绿正肥,小窗帘卷思依依。
莺啼树底惊残梦,鹊噪檐前送夕晖。
芳草雨馀三月暮,海棠花落一春违。
柔肠百结真堪断,薄幸江南归未归。
春怨
我听到郊原上新绿肥美,心中无限感慨。小窗帘卷起,我不禁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莺鸟在树底啼叫,惊扰了我残破的梦境;喜鹊在屋檐前鸣叫,送来了黄昏的余晖。芳草在雨后三月显得更加茂盛,而海棠花却在一春中凋零飘落。我的心肠如同柔肠百结,真是难以承受啊!江南水乡的人归去未归?
燕子矶 燕子矶头巀嵲开,当矶渤浪隐春雷。 龙盘地拥三山动,虎踞江连万里来。 上下水天涵日月,参差云树隐楼台。 扬帆未得穷登眺,独倚蓬窗漫举杯。 【注释】 燕子矶: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西南长江岸边,为长江第一矶之一,有“天下第一矶”之誉。 巀嵲(nài):高峻貌。 巀:同“巉”,险峻。 巀嵲:形容地势险要、陡峭。 巀():同“巉”。 巀嵲:指岩石陡立的样子。 嶻峣:高峻貌。 嶻:同“巉”。 峣
家大人手构二亭间树松竹颜曰晚翠曰知津暇日经过长吟野望令人有濠濮间想因成一律 【注释】: 1. "家大人":指作者的父辈。 2. "手构二亭":亲手建造了两座亭子。 3. "间树松竹":在亭子中种植松树和竹子。 4. "颜曰晚翠曰知津":给亭子起名为晚翠亭、知津亭。 5. "晚翠":指傍晚时分,树木的颜色像绿色一样鲜艳。 6. "知津":指知道渡口的位置。 7. "暇日":闲暇的日子。 8.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诗首联写自己早年怀抱的远大理想,以及“素琴”之喻;颔联以“鸣泉”“鹿角”作比,描绘自己多年苦读;颈联用“遗经世擅玄成业”、“大雅兼闻正始音”自谦自许,抒发自己的抱负;尾联用“坐里春风多岁月,出门流水落花深”来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答案】 (1)简:陈述、叙述;庞:指作者自己;弼:辅佐;唐:即唐朝;郡伯:古代官名
下面是对《西湖》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何处黄鹂破暝烟:“何处黄鹂”指的是在哪里,“破暝烟”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黄鹂鸟在破晓时分就开始啼叫,打破了傍晚的宁静。 2. 苏公堤上柳初眠:“苏公堤”是指著名的苏公堤春晓,它是贯穿南北的林荫大堤。诗人在这里描述了柳树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开始舒展。 3. 百千斗酒倾朱阁:“朱阁”是古代建筑中的楼阁,用红色装饰。这里形容酒宴的豪华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粤海秋深载酒过: 粤海,指南海。秋深,秋天的景色。载酒过,载着美酒经过。 2. 劳劳亭畔引长歌: 劳劳亭,位于广东,是古代诗人屈原投江的地方。引长歌,即高声歌唱。 3. 词坛彩笔看龙跃: 词坛,指诗词创作之地。彩笔,才华横溢的人。龙跃,比喻才华出众。 4. 帝里黄金买骏多: 帝里,皇宫所在地。黄金,指金钱。骏马,良马。多,丰富
《秋日重阳后登山作》 皂帽青鞋不惮劳,玄蝉哕哕遍亭皋。 秋光莫讶黄花晚,岚气初浮白雁高。 日落长林皆竹色,风回寒涧起松涛。 多君雅有龙山兴,潦倒宁辞醉浊醪。 注释: 1. 皂帽:黑色帽子。 2. 青鞋:青色的鞋子。 3. 玄蝉:指蝉,这里特指秋天的鸣虫。 4. 亭皋:水边的高台、堤岸。 5. 潦倒:失意不得志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重阳节后登山所见的诗。诗人头戴皂帽,脚穿青鞋
春怨 我听到郊原上新绿肥美,心中无限感慨。小窗帘卷起,我不禁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莺鸟在树底啼叫,惊扰了我残破的梦境;喜鹊在屋檐前鸣叫,送来了黄昏的余晖。芳草在雨后三月显得更加茂盛,而海棠花却在一春中凋零飘落。我的心肠如同柔肠百结,真是难以承受啊!江南水乡的人归去未归
【诗句注释】 秋兴歌:秋天的景色,引发诗人的感触。 澹澹(淡):水波微动的样子。 澄如练:清澈明亮。 练:白色细绢。 寒枝:指秋日里树木的枝丫。 驽骀(nu dá):劣马。 卑栖:在低处居住。 嘲雀燕:讥笑雀燕之巢居高树。 蛰龙:指潜藏于深泥中待春雷发动的龙。 困泥滓:比喻受困。 会得:当得到。 春风:春天的气息。 蹭蹬(cèng dé):失意,不得志。 拟:希望。 迁变:改变,变化。 俯仰
这首诗由乐府诗体裁改为七绝,共八句,每句五字,共四联。第一联是起兴,写美人为我斟酒,我与她一起在灯火下畅饮。第二联是承上启下,湘水、巫山都是古代的地名,这里借指情人。第三联是转,美人为我唱了一曲离别之歌,我的心情悲痛欲绝。第四联是收,我与美人相拥而泣,最后以美人起舞结束全篇。 译文: 美人给我斟满金杯,灯前与我畅谈笑语。 湘江的水花飘荡无垠,巫山的雨雾何时消散? 一曲未完我情难自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及技巧的综合赏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写垂钓的意境。第一句“细雨溪边箬笠”,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第二句“寒江把钓自给”,描写垂钓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超然洒脱的情怀。第三句“鲈肥留供一醉”,写渔人满载而归,自己则开怀畅饮。第四句“酒幔秀风吹入”,写酒气四溢,清风拂面,使垂钓者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答案】 译文:细雨中坐在溪边竹笠下垂钓
下面是对《西湖》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何处黄鹂破暝烟:“何处黄鹂”指的是在哪里,“破暝烟”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黄鹂鸟在破晓时分就开始啼叫,打破了傍晚的宁静。 2. 苏公堤上柳初眠:“苏公堤”是指著名的苏公堤春晓,它是贯穿南北的林荫大堤。诗人在这里描述了柳树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开始舒展。 3. 百千斗酒倾朱阁:“朱阁”是古代建筑中的楼阁,用红色装饰。这里形容酒宴的豪华
注释:有儿子,从来万事都能满足。没有官职,信守一身轻松。三年薪俸无多余物,却说先生已经做了官。 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诗,写诗人在海南的归隐生活和思想感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秋日重阳后登山作》 皂帽青鞋不惮劳,玄蝉哕哕遍亭皋。 秋光莫讶黄花晚,岚气初浮白雁高。 日落长林皆竹色,风回寒涧起松涛。 多君雅有龙山兴,潦倒宁辞醉浊醪。 注释: 1. 皂帽:黑色帽子。 2. 青鞋:青色的鞋子。 3. 玄蝉:指蝉,这里特指秋天的鸣虫。 4. 亭皋:水边的高台、堤岸。 5. 潦倒:失意不得志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重阳节后登山所见的诗。诗人头戴皂帽,脚穿青鞋
注释: 宦成归去复何如:宦途成功之后,回归故里的生活又怎样呢? 重著莱衣赋遂初:重新穿上莱衣,重新开始。 从此北堂多胜事:从此以后,北堂(这里指妻子的居室)会有很多欢乐的事情。 不须白发倚门闾:不必等到头发花白的时候才依靠家门。 赏析: 这首《送增城王广文归海南侍养》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这首诗中以“宦成归去复何如”起句,抒发了作者对友人即将南归的感慨和忧虑之情。 “宦成归去复何如”,宦途成功之后
燕子矶 燕子矶头巀嵲开,当矶渤浪隐春雷。 龙盘地拥三山动,虎踞江连万里来。 上下水天涵日月,参差云树隐楼台。 扬帆未得穷登眺,独倚蓬窗漫举杯。 【注释】 燕子矶: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西南长江岸边,为长江第一矶之一,有“天下第一矶”之誉。 巀嵲(nài):高峻貌。 巀:同“巉”,险峻。 巀嵲:形容地势险要、陡峭。 巀():同“巉”。 巀嵲:指岩石陡立的样子。 嶻峣:高峻貌。 嶻:同“巉”。 峣
【注释】 ①挽:送别。陈德山,诗人的朋友。 ②于今:到现在。 ③无缘:无缘见面。 ④峰回岳势:山峰回旋,山势如潮水般涌向海中。 ⑤水满盘中:形容月亮在天空中明亮如盘。 译文 译文: 十年不见,我们相知甚深。如今你来到我的身边,我却与你无缘相见。 我仿佛看到山峰回旋,山势如潮水般涌动着流向大海。而水中倒映的明月,宛如天上的明月。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之间虽然相识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