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林柘蒸雾,风月开我斋。
饥颜撷瑶草,抚已有深怀。
王风去已久,浇俗流无涯。
民萌既不悟,智者崇厉阶。
寒江湛碧水,秋海峨丹崖。
不识猗玗子,聱𪗙与世乖。

寓述三首 其三

长林柘蒸雾,风月开我斋。
饥颜撷瑶草,抚已有深怀。
王风去已久,浇俗流无涯。
民萌既不悟,智者崇厉阶。
寒江湛碧水,秋海峨丹崖。
不识猗玗子,聱𪗙与世乖。

注释:

  1. 长林柘蒸雾 - 长林中的柘树蒸腾着雾气,形容树木茂密。
  2. 风月开我斋 - 风吹过,月光照耀,使得我的书房(或住处)显得格外明亮。
  3. 饥颜撷瑶草 - 饥饿的面容下,采摘到了珍贵如瑶草的草药。
  4. 抚已有深怀 - 抚摩着这些草药,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怀念。
  5. 王风去已久 - 指过去的王道已经消失很久了。
  6. 浇俗流无涯 - 当前的俗世如同泛滥的水一样,没有止境。
  7. 民萌既不悟 - 民众的智慧已经被埋没,无法领悟。
  8. 智者崇厉阶 - 那些智者被推崇为榜样,他们的行为成为了阶梯,引领人们向上。
  9. 寒江湛碧水 - 寒冷的江面上,碧绿的水流清澈见底。
  10. 秋海峨丹崖 - 秋天的海边,红色的山崖壮丽而美丽。
  11. 不识猗玗子 - 我不认识那些隐居山林的人,他们就像“猗玗子”一样神秘。
  12. 聱𪗙与世乖 - 声音和音调与世俗不合,与常人不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现实社会的感慨。开头两句写长林中雾气蒸腾,月光下的书房显得明亮,表现了诗人追求清静生活的愿望。第三句转折到饥饿时采摘珍贵草药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韧和求生欲望。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王道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社会风气的不满。最后两句则转向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隐者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批评,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