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无津际杳溟,烟波何处望蓬瀛。
冯夷银屋千层迥,汉使星槎一叶轻。
盈缩应随天地化,奔流不尽古今情。
万方共喜风涛息,四海弦歌赞圣明。

【注释】

水:指长江,诗人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情。

浩浩:形容长江水流广阔、浩渺无边。

无津际杳溟:指没有渡口的地方在茫茫大海上。际涯,边际;杳溟(yīmíng),大海。

烟波:烟雾弥漫的水波。

何处:何处能见。

冯夷:古代神话中的水中神,也泛指水神、河伯。

银屋:比喻神仙居住的宫殿,此处指传说中的蓬莱三岛。

千层迥:指高峻入云。

汉使星槎(chá):即“星槎”,传说是汉武帝时,东方朔从海中带回一颗大珠子献给汉武帝,武帝命名为“汉槎”。

盈缩:指涨潮和退潮。应随天地化:指江水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奔流不尽:指江水奔腾不息。古今情:指江水与古往今来的人事相联系。

万方:指四方各地。共喜风涛息:指天下太平,人们喜悦。

四海:指全国各地。弦歌:指歌颂、庆祝。赞圣明:颂扬圣明。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站在长江边眺望滚滚东去的江水,联想到古人对江水的赞美,抒发了自己对国家统一、人民安乐的美好愿望。全诗四联,每句一解,意境开阔,气象雄浑。

首联写眼前之景,诗人站在江边远望,只见滔滔江水浩淼无涯;再举出“蓬瀛”为比,更觉江水浩瀚无边。“烟波”两句,既点出江水之“浩渺”,又写出江水之“浩浩”。

颔联写想象之景,诗人由眼前的江水想到江边的冯夷所建的银楼,由江水想到汉使的木筏。这两句既写出了江水之“浩渺”,又写出了江水的动态,更写出了江水的气势。

颈联写感慨之景,诗人感叹江水之源源不断,正是“天地化”的结果。同时,他又想到江水奔腾不息,正体现了“古今情”。

尾联写祝愿之景,诗人希望天下太平、人民安乐。他希望全国四海的老百姓都来歌颂圣明之治,歌颂圣明天子。全诗结构严谨,层层递进,情景交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