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新涨漫平沙。
古冢断碑横旷野。
日晚牧童争望家。
笑喧哗。
一半儿骑牛,一半儿马。
【注释】
长河:长江。新涨:水位上升,上涨。漫平沙:淹没沙滩,使沙滩变平。古冢:古代坟墓。断碑:断裂的石碑。横旷野:竖在旷野中。日晚:傍晚。争:争着,争相。
【译文】
长江的水涨起来了漫过沙滩。
古代的坟墓断碑横卧在旷野上。
傍晚的时候牧童们争先恐后地回家。
他们欢笑喧闹。
一半儿骑着牛,一半儿骑着马。
长河新涨漫平沙。
古冢断碑横旷野。
日晚牧童争望家。
笑喧哗。
一半儿骑牛,一半儿马。
【注释】
长河:长江。新涨:水位上升,上涨。漫平沙:淹没沙滩,使沙滩变平。古冢:古代坟墓。断碑:断裂的石碑。横旷野:竖在旷野中。日晚:傍晚。争:争着,争相。
【译文】
长江的水涨起来了漫过沙滩。
古代的坟墓断碑横卧在旷野上。
傍晚的时候牧童们争先恐后地回家。
他们欢笑喧闹。
一半儿骑着牛,一半儿骑着马。
【注释】 太庙:皇帝的宗庙。孟秋:农历七月,为一年之孟月,即秋季之始。斋宿:指在斋室住宿,斋室亦称清斋或斋房。陆员外:即诗人的朋友陆羽,字鸿渐,号茶山人,唐代著名茶学家、文学家,著有《茶经》,对我国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赏析】 此诗描写了作者在太庙孟秋时节斋宿的所见所感。首联“槐露滴新秋,斋房夜色幽。”描绘了秋天的夜晚,清凉的槐露滴落在新的秋日里,斋房的夜色也变得十分幽静
诗句解释: 候馆促离杯,愁颜且强开。 - 候馆: 古代驿舍,用于官员或使节住宿的地方。 - 促离杯: 急忙离开酒杯。 - 愁颜: 形容脸上带着忧愁的表情。 - 且强开: 尽管有忧虑,但仍然试图勉强振作起来。 砌蛩惊露泣,巢燕避秋回。 - 砌: 指的是房前的台阶。 - 蛩: 蟋蟀,古人常以之象征孤寂与凄凉。 - 惊露泣: 被露水惊醒,感到悲伤而流泪。 - 巢燕避秋回:
【解析】 此为送别之作。首句“行李归期促”,点明友人归期的迫切,而自己则因旅途艰险,滞留他乡;次句“山川去路遥”,说明路途遥远,行旅艰难;第三句“疾风狂入夜,淫雨晦连朝”描绘了一幅狂风暴雨交加的景象,表现了旅途中风雨的恶劣和环境的艰难。后四句,写舟中所见之景,帆逐孤飞鸟、江通逆上潮。“帆逐孤飞鸟”“逆上潮”写出了诗人在途中所见的景色。“凭将栖遁意,乡国寄渔樵”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君家簪绂裔,群从玉连枝。 游子龙头贵,中郎燕颔姿。 双尊论久别,千里慰遐思。 六一遗风在,怀哉百世师。 注释: - 君家:指对方的家。簪绂:古代官员的头饰。裔:后代,子孙。 - 群从:指同辈或亲属。玉连枝:比喻家族成员关系密切。 - 游子:诗人自称。龙头:形容地位尊贵。中郎:指诗人自己。燕颔:形容相貌英俊。 - 双尊:指两位朋友。论:谈论。久别:长时间分别。 -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慰:安慰
喜张进士叔豫见宿旅舍 穷巷寂无邻,青灯共故人。 远声霜下磬,孤影客边身。 露冷蛩相吊,庭寒月自亲。 殷勤一瓢酒,更与话酸辛。 注释: 1. 喜张进士叔豫见宿旅舍:高兴地迎接张进士(张叔豫)到旅馆住宿。 2. 穷巷寂无邻:在偏僻的小巷里,没有邻居。 3. 青灯共故人:用一盏青色的灯光照亮,与老朋友一起度过。 4. 远声霜下磬,孤影客边身:远处传来的声音像是霜打的磬石,我独自一人在异乡漂泊。 5.
【注释】 寂:寂静。历:经历。容:居所。台署:官府,指翰林院或官署。清漏:指古代计时器漏壶的水滴,这里指漏壶中的水滴滴答的声音。流云:飘浮的云。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彭太常(永年公)的官署内斋宿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寂历容台署,高吟逸兴生”,写诗人在彭太常的官署中寂然独处,吟咏出幽高飘逸的诗兴。颔联“泉香春井溢,钟断夜堂扃”,描写了诗人在官署中听到泉水叮咚之声,闻到春日的香气。同时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栩栩戏晴光: -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 "戏":玩耍,嬉戏 - "晴光":阳光明媚的光芒 - 这句话描述蝴蝶在晴朗的天气下自由地飞舞。 2. 留连媚露香: - "留连":留恋,不愿意离开 - "媚":美丽 - "露":早晨的露水 - 这句诗描绘了蝴蝶在露水中留下的美丽身影。 3. 舞随花片白: - "舞随":随着舞蹈的动作 - "花片白":花朵上白色的花瓣
谢赐西洋布 异缕何纤细,轻盈玉雪紑。 鲛宫初织罢,海国远输来。 捧拜荣恩赐,纫缝称体裁。 微躯增照耀,被服愧非才。 译文: 收到赏赐的西洋布料, 这布料的质地多么纤细, 如同白玉般洁白无瑕。 这是从遥远的海岛上织成的。 恭敬地跪拜接受这份恩赐, 仔细地缝制,与这布料的质地相称。 我身体显得更加光彩照人, 然而这布料的制作却并非我所能胜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感谢诗
碧峰寺慎公房 碧嶂屏风秀,清流束带圆。 烟霞醒醉梦,钟梵寤僧禅。 乱叶当人落,孤云引鹤还。 声闻如可契,应此息尘缘。 注释与赏析: - 碧峰寺慎公房:指的是位于碧峰山上的慎公住所,可能是一座佛寺或者修行场所。 - 碧嶂屏风秀:形容碧峰山如同一幅精美的屏风,其中山峰如同画中之景,美丽而壮观。 - 清流束带圆:比喻清澈的山泉如同被束带环绕的圆形物体,给人以美感和宁静。 - 烟霞醒醉梦
【解析】 此诗作于作者任太常寺丞时期。首句点明时间,二、三句写斋宿之景,四、五句抒发情怀,六、七句抒发感慨,末联表达愿望。全诗以“斋宿”为线索,通过写斋宿之景和诗人的情思,来抒写自己对仕途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之情。 【答案】 ①竹静风停后,瓶香茗熟时。②竹静风止,瓶中茶已泡好;人静夜深,灯也熄了,只有鹤在啼叫。③颇爱良宵静,翻嫌白日迟。④良宵:美好的夜晚。⑤翻嫌:很讨厌。⑥年年此斋宿,载诵我将诗
注释: 五亩地已经耕完,孩童们力气更足。 谷子在温暖的气息中发芽成长,溪水温暖适宜种下鱼苗。 梅花盛开的岸边落下细雨,芹菜生长的地方涌出一尺高的潮。 往来乘坐小艇,因天公作美,断桥被雨水冲垮。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和农耕生活的诗歌。首句“五亩阅耕罢”,展现了诗人对农事劳作的熟悉和亲切感。接着三、四两句,描绘了农田中的自然景色和农耕活动。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
【注释】 临:靠近,接近。拍:击,打。橹双摇:形容划桨的动作。 【赏析】 《一半儿》是元代散曲作家王实甫创作的杂剧。此诗描写了一幅水乡月夜图,表现了船夫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情趣。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押韵,对仗工整,意境优美。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临流农圃蔓瓜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诗人置身于这静谧的夜晚,看着水流中的农田和茂盛的瓜苗,不禁感叹农民的辛勤劳作。
【注释】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从江边骑马经过一座萧寺,看到寺庙的沙岸侵入了岸边,陶氏的火堆隔着村中,山半腰有一座小阁,独自一树映在高原,自己身外的卑贱的俸禄,也是君王赐予的恩惠。 【赏析】此诗为五言今体诗二十五首之一。诗人由远及近地描绘出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
水龙吟 题镌兰亭石工陈福卷 右军真迹兰亭,秘藏玉匣昭陵久。 蓦然惊见,夜光明月,焕辉窗牖。 穆穆诚斋,濡毫临出,远过颜柳。 把琼钩宝画,比方古本,此本断、应居首。 写在金笺纸上,竞传观、怎禁磨揉。 故教铁笔,连图入石,要令难朽。 羡尔良工,艺能巧妙,于今稀有。 细看来、恰似生成喝采,那雕镌手。 译文: 右军(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藏在玉匣中长久被秘藏, 突然之间看到,月光下的夜晚明亮照耀窗户。
【注释】: 舍:房屋。陂(bēi):水边高地。凉阴:阴凉的地方。谈星:指观天象。厌:满足,厌倦。瞽(gǔ)史:盲人,这里泛指读书人。谑(xuè):开玩笑。旧谷:指新收的稻谷。买山杏:指采摘山中杏树果实。新房:指在房檐下采摘的植物。摘水芝:指采摘水中生长的草药。每过:每经过。道石:路上的岩石。冢前碑:坟墓前的石碑。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乡村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这首诗是杜甫的《谒赵文节公祠堂》。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赏析: 1. 烈焰不容熄,玉石俱凋伤。——烈火无情,烧毁了一切美好的东西,无论是人还是物都受到了伤害。 2. 宗社震荡中,大地多傍徨。——国家动荡不安,人们感到迷茫和不安。 3. 国祚倏云移,成命真靡常。——国家的命运就像云朵一样飘移不定,国家的法令也变得无常。 4. 兴替虽有数,节槩焉可忘。——虽然世事变迁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