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无组绂累,夙志爱林泉。
挟册驱羝群,箕踞丛筱边。
玩绎造芒芴,超遥谢蹄筌。
微风延众籁,落日明长川。
心景适相契,物我遽两捐。
尔羊本非□,我书亦空诠。
不写谷生博,画师无乃偏。
执业虽各途,亡羊奚异旃。
固知东陵愚,岂及西山贤。
徇名与徇利,均死何后先。
弃置且勿较,呼儿进杯棬。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张籍,他的作品往往以简洁的诗句表达深刻的哲理。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第一部分(首联)
- 澹无组绂累:“澹”是淡泊、平静,“组绂”是指束发用的丝带,“累”有累赘之意。这句诗描述诗人心境如水般平静,没有世俗的束缚和拖累。
- 夙志爱林泉:“夙志”指早年的志向或抱负,“林泉”指的是山间清泉和树木。这里诗人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追求。
第二部分(颔联)
- 挟册驱羝群:“挟”意为携带,“册”指书籍,“羝群”即公羊群。诗人手持书卷,驱赶着一群羊,形象地描述了他在学习和思考中的状态。
- 箕踞丛筱边:“箕”是一种坐具,通常用草编织而成,“踞”指坐着。诗人坐在草丛中,随意放松地坐着。
第三部分(颈联)
- 玩绎造芒芴:“玩绎”意为玩味推敲,“芒芴”是形容事物错综复杂的样子。诗人在思考问题时,能够深入探究,理解复杂的情况。
- 超遥谢蹄筌:“超遥”意为超越,“蹄筌”是捕兽的器具,比喻为达到某种境界而舍弃旧的方法和工具。诗人超越了常规的思维模式,不再被固有的方法所束缚。
第四部分(末联)
- 微风延众籁:“微风”是指轻柔的风,“众籁”是众多的声音,这里指自然界的各种声音。诗人感受到微风拂过,自然界的声音也随之展开。
- 落日明长川:“落日”是指太阳下山,“长川”指河流。诗人看到了落日映照下的河流景色,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
- 心景适相契:“心景”是指内心的景色,“相契”意为相互契合。诗人的内心与外界的景象完美融合,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状态。
- 物我遽两捐:“物我”是指人与物的关系,“遽两捐”意味着突然之间就分开了。诗人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一旦形成,就难以分割。
- 尔羊本非□:“□”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号,意味着诗人认为羊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 我书亦空诠:“书”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文字或诗歌。诗人认为文字或诗歌本身也是空泛的,没有固定的解释。
- 不写谷生博:“不写”是否定的意味,“谷生博”可能是一个特定的术语或概念。诗人认为无需刻意去描绘或解释那些深奥的概念。
- 画师无乃偏:“画师”可能指的是画家或者艺术家,“偏”表示偏差或偏向。诗人指出即使是画家也可能有所偏颇,无法做到完全客观地描绘事物。
- 执业虽各途:“执业”可以指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各途”意味着各有不同的道路或方法。诗人认为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方法和道路。
- 亡羊奚异旃:“亡羊”是指丢失了羊,“旃”是一种旗子,这里用作比喻。诗人提出即使丢失了羊,也不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
- 固知东陵愚:“东陵”可能指的是一个地方或人物的名字,“愚”指愚昧或愚蠢。这里诗人认为有些人虽然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愚蠢,但在某些方面却很聪明。
- 岂及西山贤:“西山”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人物的名字,“贤”指贤能或智慧。诗人认为有些人在某些方面表现得很聪明,但在其他方面则显得笨拙或不明智。
- 徇名与徇利:“徇”是追求的意思,“名”指名誉或名声,“利”指利益。这两句诗批评了一些人过于追求名利,忘记了初心和真正的价值。
- 均死何后先:这句表达了诗人的观点,认为无论是追求名利还是保持初心,最终的结果都是相同的,没有先后之分。
- 弃置且勿较:“弃置”意味着放弃或不要,“且勿较”表示不要比较或计较。诗人鼓励人们放下争执,不要过分计较胜负。
- 呼儿进杯棬:“呼儿”是呼唤儿子的意思,“进杯棬”是指给儿子倒酒。这里暗示着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温馨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