趍朝退北阙,吊古来西州。
忠贞结缨处,松柏馀荒丘。
萧条伯气歇,惨澹寒云浮。
嗟哉晋多士,孰奋匡君谋。
壸也真丈夫,毅然无匹俦。
父子著伟烈,奸谀詟芳猷。
英姿俨遗祠,信史芬馀休。
疏钟冶城晚,落木秦淮秋。
我来事蒐访,往迹犹可求。
如何忠孝名,不在旷达流。
诚知清谈高,宁执鄙吝优。
同朝江左贤,颡泚徒怀羞。
徘徊凝望久,日落长烟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冶城怀古之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趍朝退北阙,吊古来西州。”
- “趍朝”意为追随朝廷,“退北阙”指的是退回到皇宫(北阙通常指代皇宫)。
- “吊古”意为凭吊历史遗迹。
- “西州”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可能是指洛阳一带。
第二句:“忠贞结缨处,松柏馀荒丘。”
- “忠贞”指的是忠诚坚定。
- “结缨”原指古代的一种冠饰,后引申为忠于职守。
- 这里的“忠贞结缨处”比喻历史上那些忠诚于国家、坚守职责的人。
- “松柏馀荒丘”形容这些人的事迹如松柏一般不朽。
第三句:“萧条伯气歇,惨澹寒云浮。”
- “萧条”和“惨澹”都是形容景色的凄凉。
- “伯气”指的是帝王之气或权威之意。
- “寒云”描绘出一种寒冷、阴沉的氛围。
第四句:“嗟哉晋多士,孰奋匡君谋。”
- “嗟哉”表达了感慨或叹息的情感。
- “晋多士”指的是晋国(古代诸侯国名)的许多贤士。
- “孰奋匡君谋”询问这些贤士中谁曾积极辅助君主以匡扶国政。
第五句:“壸也真丈夫,毅然无匹俦。”
- “壸”通“孔”,此处指孔子。
- “真丈夫”指的是真正的男子汉。
- “毅然”表示果断、坚决。
- “无匹俦”意即无与伦比。
第六句:“父子著伟烈,奸谀詟芳猷。”
- “父子”指的是孔子和他的儿子孔鲤。
- “着伟烈”指的是建立了伟大的功绩或名声。
- “奸谀”指谄媚奉承的人。
- “詟芳猷”即压制美好的谋略或计划。
第七句:“英姿俨遗祠,信史芬馀休。”
- “英姿”指英俊的仪容和风采。
- “遗祠”指纪念先贤的地方或祠堂。
- “信史”指真实的历史记载。
- “芬馀休”意即美好的记忆长存于世。
第八句:“疏钟冶城晚,落木秦淮秋。”
- “疏钟”形容声音稀疏悠扬。
- “冶城”指今江苏省南京市附近的一座古城,因冶铁而闻名。
- “落木秦淮秋”中的“秦淮”指的是秦淮河,是南京的一条重要河流,秋季时河水变冷落叶飘落的景象。
第九句:“我来事蒐访,往迹犹可求。”
- “我来事蒐访”意味着我来此地是为了寻访往事。
- “往迹”指的是过去的痕迹或事迹。
- “犹可求”表明这些往事仍然可以寻觅到。
第十句:“如何忠孝名,不在旷达流。”
- “如何”表达疑惑或无奈之情。
- “忠孝名”指的是忠臣孝子的美名。
- “旷达流”指超然物外的境界。
第十一句:“诚知清谈高,宁执鄙吝优。”
- “诚知”意为真心知道或明白。
- “清谈高”指的是高雅的谈论或见解。
- “宁执鄙吝优”意即宁愿坚持自己的偏见和吝啬,也不随波逐流。
第十二句:“同朝江左贤,颡泚徒怀羞。”
- “同朝”指在同一朝为官。
- “江左贤”可能是指江左地区的贤才。
- “颡泚”形容人因羞愧而脸红的样子。
- “徒怀羞”意即只是感到羞愧而已。
第十三句:“徘徊凝望久,日落长烟收。”
- “徘徊凝望”形容长时间地凝视、深思。
- “目落长烟收”描绘了夕阳西下,天际渐暗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忠贞与奸佞、英雄与庸人的事迹,展现了作者李白对于忠诚、勇敢和智慧的推崇。诗中的主人公们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了他们的忠贞和勇气,他们的事迹被后人铭记和传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李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