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性长嫌驿舍喧,蒲团到处宿祗园。
机锋已被曼殊逗,可是毗耶更有言。
诗句释义:
- 僻性长嫌驿舍喧: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嘈杂喧嚣的驿舍的排斥。”僻性”意味着诗人具有一种偏好安静、避世的性格,而”长嫌”则表达了他对此环境的持续不满和反感。”喧”指的是喧闹声,”驿舍”是指供旅客休息或换马住宿的地方,通常比较吵闹。因此整个句子可以理解为诗人更喜欢安静的环境,不喜欢嘈杂的驿站。
- 蒲团到处宿祗园:这里提到的”蒲团”是指僧人坐禅所用的蒲草编成的垫子,是一种简朴且清净的修行方式。”祗园”是指佛教中的一种清净之地,常被用来比喻修行人的居所。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在何处都能找到一个蒲团,用以修行,表明其修行的自在和随缘。
- 机锋已被曼殊逗:机锋是佛学用语,指禅宗中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领悟。“曼殊”在这里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人物或事件,但具体含义不明。“逗”在这里可能表示吸引、引导的意思。整句可以理解为,他的修行已经到了一个很深的阶段,已经被某位高人或某种境界所吸引或启发。
- 可是毗耶更有言:毗耶可能是指一位具体的禅师或者修行者,他给出了更为深刻的教诲或见解。“言”在这里指言语、教义。整句话可能是说,尽管他已经有所领悟,但另一位毗耶禅师仍然有他想要传达的话语或教导。
译文:
僻性长嫌驿舍喧,蒲团到处宿祗园。
机锋已被曼殊逗,可是毗耶更有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修行者的生活状态和他的精神追求。首句“僻性长嫌驿舍喧”,表现了他宁愿选择寂静的修行环境,不愿受到外界喧嚣的影响。第二句“蒲团到处宿祗园”,则展示了他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修行场所,体现了其随遇而安的修行态度。第三句“机锋已被曼殊逗”,“机锋”指的是禅宗的顿悟,这里的“曼殊逗”可能是指某位高人或导师的点化,表现了他在修行上的突破和提升。最后一句“可是毗耶更有言”,则是说虽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但还有更高深的教导等待他去领悟和学习,体现了修行无止境的理念。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淡泊宁静而又积极向上的修行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