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长沙道,萧条晏岁游。
乱山黄叶寺,孤棹白蘋洲。
夕鸟冲船过,寒波背郭流。
毋论卑湿地,贾傅昔曾留。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要求学生在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梳理诗句的内容,概括诗句的大意。

此题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需要学生对全诗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结合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作答,答题时注意关键词语的提示作用。

本题中“迢递”意思是遥远,形容距离长;“萧条晏岁游”意思是荒凉萧索,岁暮穷愁;“乱山”“黄叶”是诗人所见之景;“夕鸟冲船过”是诗人所闻之声;“寒波”是诗人所触之物;“毋论卑湿地,贾傅昔曾留”是诗人对前人的评价。

这首诗描绘了长沙道上的景象,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的心情。首联“迢递长沙道,萧条晏岁游”写长沙道路漫长而荒僻,岁暮之际更是一片萧条景象,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的心情。颔联“乱山黄叶寺,孤棹白蘋洲”写远山之中的寺庙,岸边停泊的小舟,表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颈联“夕鸟冲船过,寒波背郭流”写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鸟儿飞过小舟上空,寒风从水边吹过。尾联“毋论卑湿地,贾傅昔曾留”点明长沙地处偏远之地,历史上许多名士也曾来此居住过,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愿。最后用典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长沙道上的景象,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的心情。首联“迢递长沙道,萧条晏岁游”写长沙道路漫长而荒僻,岁暮之际更是一片萧条景象,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的心情。颔联“乱山黄叶寺,孤棹白蘋洲”写远山之中的寺庙,岸边停泊的小舟,表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颈联“夕鸟冲船过,寒波背郭流”写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鸟儿飞过小舟上空,寒风从水边吹过。尾联“毋论卑湿地,贾傅昔曾留”点明长沙地处偏远之地,历史上许多名士也曾来此居住过,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之情。最后用典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之情。

【答案】

(1)译文:

遥远的长沙路上,荒凉萧索地度过一年又一年。

乱石丛生的山岭里黄叶飘落,孤零零地划着小船漂荡在白苹洲上。

黄昏时鸟群掠过船头而过,寒冷的水波从城郭后面流过。

不必说什么低洼的河滩,汉代贾谊也曾经留居这里。

赏析:

《送周秀才游长沙》,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送别诗。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举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曾任江宁县丞。后因事被贬为龙标尉(今贵州龙里东南)。安史之乱后回京师(今洛阳),再迁青州长史。约六年后贬谪岭南。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迢递长沙道”,就写出了长沙路的遥远、偏僻,以及旅途中的寂寥。次句“萧条晏岁游”一句就写出了岁暮天涯的凄凉之感。第三句“乱山黄叶寺”写远处山上的景色,“乱山”二字写出山的连绵不断,“黄叶”二字写秋天山间落叶满地,给人一种萧瑟、苍凉的感觉。第四句“孤棹白蘋洲”写近处水面上的景色,“孤棹”二字写出了船孤单单,“白蘋”(一种水中生草)二字写出了水色清澈。第五句写傍晚时分,太阳已经下山了,鸟儿飞过小舟上空,寒风吹过水面。第六句写夜幕降临,冷波涌向城墙之外,暗合了前面的景色。末两句说:不要说什么偏僻之地,汉朝贾谊也曾经留居在这里。这是以汉代名臣贾谊自比,表示自己虽然才疏学浅,但是也要像他一样建功立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