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积郊原湿土膏,撼风古木更牢骚。
诗裁竹屋吟偏壮,酒暖匏尊兴转豪。
指迹分明穿革履,腰围增减试丝绦。
衾裯抱石难成寐,听彻金鸡午夜号。

【注释】

郊原:指郊外的原野。

竹屋:竹子建造的屋。

匏尊:匏瓜制成的酒樽。比喻酒器。

丝绦:即丝带。

【赏析】

这首七律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写于公元760年(乾元二年)春天。当时作者正在为避乱而流离奔波,此诗就是他行经新繁故里时所写。

首句“雪积郊原湿土膏”,描绘了一幅寒天郊野的景象。诗人以“雪”字起头,用“郊原”一词点明地点,然后从视觉和触觉两方面对这一景象进行描绘,既写出了天气寒冷,又写出了积雪之厚,从而渲染出一种肃杀的气氛。

颔联“撼风古木更牢骚”,则进一步描写了这一景象中的具体物象,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完整。“撼风”二字不仅形象地写出了风力之大,而且暗示出此时此地的严寒,同时“古木”也与“郊原”相呼应,将整个画面勾勒得更为完整。“古木”一词不仅表明了时间久远,而且暗示出了岁月沧桑之感,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更牢骚”则进一步描绘了古木在风中摇曳的情景,使整个画面显得更有生气。

颈联“指迹分明穿革履,腰围增减试丝绦”,通过描写自己的行走、饮食等日常活动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指迹分明”一句则进一步突出了自己的行动力,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活跃。

尾联“衾裯抱石难成寐,听彻金鸡午夜号”则通过描写自己的失眠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担忧。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也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堪称杜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