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乡闾至孝闻,溪中白屋有徵君。
雪残檐溜清如雨,日袅炉烟淡似云。
邻犊借来耕瘦垄,仙禽飞下吊荒坟。
寒郊我亦悲风木,此痛何须灼艾分。
唁皇甫翰周处士
十年乡里至孝闻,溪中白屋有徵君。
雪残檐溜清如雨,日袅炉烟淡似云。
邻犊借来耕瘦垄,仙禽飞下吊荒坟。
寒郊我亦悲风木,此痛何须灼艾分。
译文:
在皇甫翰的家乡,我听说他已经去世了。在他的溪边白屋中,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记忆。
虽然雪花已经消融,但残存的屋檐上的水流依然清澈如雨,太阳升起,炉烟袅袅升起,如同轻烟飘渺。
邻居的牛被借用去耕耘那贫瘠的田地,而仙鹤则飞下来,在荒凉的坟墓前哀悼。
寒冷的郊外,我也感到悲伤,仿佛这风吹动的树梢一样。这种痛苦为何需要用艾叶来驱散呢?
注释:
- 十载乡闾至孝闻:十载,指十年;乡闾,指家乡;至孝闻,指非常孝顺的名声。
- 溪中白屋(hú fáng):溪流中的白色房屋。
- 征君:指皇甫翰。
- 雪残(chén):积雪残留。檐溜,檐下的流水。
- 日袅(niǎo)炉烟:形容炉烟轻柔飘逸。袅,同“袅”,形容烟气、香气等缭绕上升的样子。
- 邻犊(dū):邻居的牛。借来耕瘦垄:借用邻居的牛来耕种那些贫瘠的土地。
- 仙禽(xiān qín):神鸟。飞下吊荒坟:神仙般的鸟儿飞下,为荒废的墓地哀悼。
- 寒郊(jiāo):寒冷的郊外。
- 我亦悲风木:我同样感到悲哀,好像树上的枝叶因风而摇曳。
- 此痛何须灼艾(zhú ài):这种痛苦为什么需要艾叶来驱散呢?灼艾,用艾叶燃烧驱赶疾病或瘟疫,比喻用某种方法消除痛苦或烦恼。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皇甫翰的挽诗,通过描写皇甫翰生前的事迹和死后的景象,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怀念与哀思。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之情。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皇甫翰生前的孝行与死后的凄凉景象相映成趣,使得整首诗更加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