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如流水滑如脂,一片清光漾碧漪。
凉思入帷移翠影,轻烟萦帐拂霜姿。
采真湘浦窗间梦,写兴淇园枕上诗。
欲避炎蒸何处是,石屏横展对芳池。
竹簟
纹理如同流水般光滑如脂,一片清光映照着碧波的涟漪。
凉意渗透入帷帐,轻轻摇曳着翠绿色的倩影;轻烟萦绕在帐帘上,拂过霜姿的娇媚。
湘浦采真,窗前梦到幽静的仙境;淇园写兴,枕头上吟咏出枕边的诗篇。
想避开这炎炎夏季暑气,何处才是避暑胜地?石屏横展,对着芳池享受清凉。
【注释】
竹簟(diàn),竹席,用竹子做的床席、坐席等。簟:竹席。
纹如流水滑如脂:簟子表面像水一样流动,又好像有一层油脂。
漾碧漪:水波荡漾的样子。
凉思入帷移翠影:凉爽的思绪随风进入帷帐,移走了翠绿的倩影。
轻烟萦帐拂霜姿:轻烟袅袅缠绕在帐帘上,拂过了霜色的美丽。
采真湘浦窗间梦:在湘浦采到了真草药,在窗前做了一个好梦。
写兴淇园枕上诗:写下了对淇园美景的感怀,枕上成了一首诗。
欲避炎蒸何处是:想要找一个可以躲避暑热的地方,但是哪里是好呢?
石屏横展对芳池:石屏风横放,面对着那清澈的池塘。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乘凉的诗。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夏天的景色和生活情趣。全诗以“竹簟”为线索,从视觉、触觉等多方面来写夏日的凉快与舒适。
开头两句,写竹簟的质地、光泽及光影效果。”纹如流水滑如脂”,形象地写出了簟子的纹理既像流动的水一样平滑,又好像涂上了一层油脂,给人以滑润的感觉。”一片清光漾碧漪”,则写出了簟子表面光滑如镜,反射出碧波荡漾的光影,使人感到十分清凉舒适。这两句不仅写出簟子本身的质地和光泽,也写出了簟子给人带来的视觉享受。
第三四句,写簟子带给人的凉爽感觉。”凉思入帷移翠影”,凉爽的感觉随着微风悄然而至,它悄悄地进入了帷帐之中,带走了翠绿色的倩影,使帷帐显得更加清新宜人。”轻烟萦帐拂霜姿”,轻烟缭绕在帷帐之上,仿佛给帷帐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同时,轻烟也带来了一丝凉爽的气息,使帷帐中的景色更加美丽动人。
第五六句,写簟子带给人的诗意感受。”采真湘浦窗间梦”,想象自己在湘浦采得了真草药,在窗户边做了个好梦。而”写兴淇园枕上诗”,则表达了自己在睡梦中也能写出优美的诗句,与自然景致相互交融的情景。这两个句子不仅写出了簟子带给人的诗意感受,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写作者想要找到一个避暑的地方的愿望。”欲避炎蒸何处是”,表达了对炎热天气的无奈和寻求避暑之地的迫切心情。然而,无论何处都是炎热难耐,让人难以忍受。”石屏横展对芳池”,则写出了在这样的困境中,只有将石屏横放于面前,面对清澈见底的池塘才能得到片刻的凉意。这两句虽然表达了对炎热天气的无奈,但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中依然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