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云敛尽远山青,万壑凉生宇宙明。
林影淡摇溪内水,崖光偏映洞边藤。
倚栏极目天开画,凭槛吟诗纸耀星。
但把此时观畎亩,筋疲力倦始秋成。
暑日天气放晴后,山峦清晰可见。
蒸腾的云雾渐渐散去,远处的山青翠欲滴,万壑之间凉风袭来,整个宇宙都显得明亮。
树林的影子摇曳在溪水中,崖壁上的阳光偏斜地映照在藤蔓上。
倚靠在栏杆上极目远望,天空仿佛一幅巨大的画卷展开,凭栏吟诗感觉如同星辰闪耀。
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会欣赏这广阔的田野,感到筋疲力尽,直到秋天才结束。
蒸云敛尽远山青,万壑凉生宇宙明。
林影淡摇溪内水,崖光偏映洞边藤。
倚栏极目天开画,凭槛吟诗纸耀星。
但把此时观畎亩,筋疲力倦始秋成。
暑日天气放晴后,山峦清晰可见。
蒸腾的云雾渐渐散去,远处的山青翠欲滴,万壑之间凉风袭来,整个宇宙都显得明亮。
树林的影子摇曳在溪水中,崖壁上的阳光偏斜地映照在藤蔓上。
倚靠在栏杆上极目远望,天空仿佛一幅巨大的画卷展开,凭栏吟诗感觉如同星辰闪耀。
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会欣赏这广阔的田野,感到筋疲力尽,直到秋天才结束。
【注释】赐驸马梅殷府门春联:皇帝赐给驸马梅殷的府门春联。 人间尘俗不到处;阙下恩荣第一家。——这是对梅殷地位的肯定,也是皇帝对梅殷的褒奖和宠幸。 赏析一:本诗通过赞美梅殷的显赫地位,表达了对驸马的尊敬和喜爱之情。诗人用“人间尘俗不到处”来形容其地位之高,用“阙下恩荣第一家”来强调其恩宠之盛。同时,通过对梅殷的描写,也表达了诗人对驸马的敬仰之情。 赏析二: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注释: 赐廖永忠门联 —— 这是对廖永忠的赏赐,门联是挂在门上的对联,通常用来表彰和奖励有功之臣,表达皇帝对其的赞誉和赏识。 功超群将 —— 你(廖永忠)的功绩超过了所有的将领。 智迈雄师 —— 你的智慧超越了所有的军队。 赏析: 这首诗是对廖永忠的赏赐,表达了皇帝对他的高度赞扬和感激之情。"功超群将"和"智迈雄师"都是对他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认可和赞赏
【注释】 ①山松好:指钟山(今南京市)的松树。②瀛美三岛: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即蓬莱三岛。③涧边幽玄鹤:指涧边的白鹤。④摩空来晨蚤:早晨从高空飞来的白鹤。⑤锦衣队列出山阿:指穿着锦绣衣服的官吏们从山脚一带出来,去赴宴。⑥饮客婆娑归更饱:指宾客们饮酒作乐,尽兴归来,酒足饭饱。⑦山清水清我亦清:意谓钟山的山水清明清澈,也象征着作者自己的心志和节操也是清正廉明的。⑧有秋足我斯民宝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释义: 破虏平蛮,功劳超越古今之人; 出将入相,才能兼具文武之才。 注释: 1. 破虏平蛮:平定叛乱,征服蛮夷。破虏,指平定北方的蒙古、瓦剌等少数民族的叛乱。平蛮,指平定南方的交趾、安南等少数民族的叛乱。 2. 功贯古今人第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的成就跨越了古今,无人能与之相比。 3. 出将入相:出自《史记·张良列传》
赐应奉陈漙归关中 卿家居三川,大河环蜿蜒。 吴山在西土,华岳翠东天。 泾渭水浩瀚,终南固南边。 蓝田关倚碧,秦岭横紫烟。 太白峰高处,炎天雪似绵。 今卿年本迈,归志不留连。 火帝当时节,沿途善保全。 陆行还谨宿,乘舟渡深渊。 智人能识已,独不仗生前。 慎突晨烟进,摇鞭紫陌迁。 虎牢逢故垒,汉楚孰英贤。 铜驼闻挟弹,翁仲立巍然。 伊洛天清水,梁唐今几年。 崤函西入国,潼道扼黄埏。 百二山河壮
普光寺赐璧峰金禅师 沙门号璧峰,五台山愈崇。 固知业已白,此来石壁空。 能不为禅缚,区区几劫功。 处处食常住,善世语庞鸿。 神出诣灵鹫,浩瀚佛家风。 虽已成正觉,未入天台丛。 一朝脱壳去,人言金璧翁。 从斯新佛号,盏水溢蛟龙。 飞锡长空吼,只履挂高松。 年逾七十岁,元关尽悟终。 果然忽立化,飘然凌苍穹。 寄与璧峰翁,是必留禅宗。 注释: 1. 沙门号璧峰,五台山愈崇:僧人被称为璧峰
注释: 国朝,指明朝。谋,谋略。策,策略。士,这里指人。翰苑,翰林院,古代皇家的文学研究机构。文章,指文章。家,这里指有声望、有成就的人或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明朝官员陶安的诗。诗中称陶安为“国朝谋略无双士”,赞其智谋过人;又以“翰苑文章第一家”称赞其文章写得好,是文学造诣最高的人。整首诗表达了对陶安才能和成就的高度肯定
这首诗的译文是: 手起刀落,生死路已开辟;一刀斩断,是非根已断开。 注释如下: “手起刀落”:形容动作迅速有力。 “生死路已开辟”:比喻人生道路已经确定,不再迷茫。 “一刀斩断”:形容手段狠毒,断绝一切可能。 “是非根已断开”:比喻摆脱了所有纷争和纠葛。 赏析: 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坚定态度和决心。他相信生活的道路已经明确,不再会有迷茫。同时,他也表示出自己坚决的态度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于谦创作的。下面是每句的翻译和赏析: - 沧溟之中有奇甸,人风俗礼奇尚扇。(沧溟:大海。奇甸:奇特的地方。风俗礼:地方上的习俗和礼节。奇尚扇:喜欢扇子。) - 卷舒非矩亦非规,列阵健儿首投献。(卷舒:展开、收起。矩:方的。规:圆的。列阵:军队排列成战斗队形。健儿:勇士们。首投献:勇敢地将头献给敌人。) - 国王无道民为贼,扰害生灵神鬼怨。(国王:统治者。无道:不公正。百姓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来回答,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案】 译文:我当初在濠州起兵,首先崇仰拥戴太阳之心;如今我在江南平定叛乱后,便成为支撑天下的支柱。 注释: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崇捧日之心:拥戴太阳的心志。鼎:封建社会的国家政权。擎天之柱:撑天的柱子
【诗句释义】 十八日,作者从张家湾出发。 杨柳初青黄鸟鸣,长河两岸绿波平。 乍从客路看帆影,还想君门听漏声。 七十挂冠虽称意,五云回首尚关情。 深恩未报身先老,俯仰乾坤愧此生。 【译文】 十八日,作者从张家湾出发。 柳树刚发芽,黄色的鸟儿在歌唱,长河两岸绿波宁静如镜。 突然想起客途上看到帆船的影子,还在思念着君门的钟声悠扬。 虽然七十岁挂冠而归,但仍有些心愿未能实现
【注释】 初光入暑:初升的阳光照进暑气蒸腾的树林。 远迩:远近。 层峦:重叠的山岭,形容山峰重迭。 薰风时雨:指春雨。 岩壑:山间深谷。 浪滚:波涛滚滚。 松绿:松树叶子绿油油。 云飞仗气:形容云雾缭绕,气势磅礴。 耕耨节:农民耕作收获时的时节。 野田:田野。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初夏季节的景色,诗中描绘了雨后山林、田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句“初光入暑木阴森”
【注释】 连日行舟:一连几天乘船。大东风:指强劲的东风,这里形容顺风。销客愁:消除旅途之忧。半日:半天的意思。“三十里”:一里约合五丈,三十里就是十五万丈。几弯:曲折。孤舟:只有一只船。商船屡过询名姓,驿吏频来问去留:商船上的人多次询问船主的姓名,驿馆里的官员也不断询问船主的去向。计日算程关路远,菊花时节到林丘:计算着行程,路途遥远,想到菊花盛开的季节,定会抵达林丘。林丘:地名,即今江苏南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创作的。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清晨,露珠挂在碧绿的梧桐树上,结成霜;芦花在大雪的覆盖下飘动。后两句则描写了鸿雁和鱼儿在雾中飞过清冷的江面,落木萧萧,秋意浓浓。最后两句则是对菊花的描述,黄菊盛开,香气四溢,蜜蜂在花间飞舞。 译文: 清晨,露水凝结在碧梧上,如同霜一般。芦花在雪地上飘散开来,如同被风吹拂。鸿雁翩翩飞过薄雾,鱼跃出清冷的江面。深秋时节,落叶满地
【注释】 谒孝陵:拜谒孝陵,即拜谒明太祖的孝陵。 桥陵:指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位于钟山南麓。 松柏青青似旧时:指陵墓前的柏树苍翠依旧。 汉室规模长在想:汉室,指东汉王朝。想,思念。 鼎湖云气不胜思:鼎湖,即传说中的仙境,传说中黄帝曾到鼎湖炼丹求长生不老之术。 仪文尽洗前朝弊:仪文,指礼仪制度。前朝,指明朝之前。 礼乐终为后代规:礼乐,指封建社会的礼教和音乐。后代,指明朝之后。 对越威灵在天表
七夕喜晴 尽说穷阴七月多,忽惊此夕见明河。 欲令霄汉星辰会,不遣阳台云雨过。 士女茶瓜争乞巧,天孙机杼暂停梭。 可惭独守潘生拙,圜圄诗成只自歌。 注释: 1. 尽说:都说。 2. 穷阴:极阴。 3. 此夕:今夜。 4. 霄汉:指天空。 5. 潘生:指汉代梁鸿的妻子孟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夜晚,人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诗人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