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陵一别恨归迟,松柏青青似旧时。
汉室规模长在想,鼎湖云气不胜思。
仪文尽洗前朝弊,礼乐终为后代规。
对越威灵在天表,壮年不遇老来悲。

【注释】

谒孝陵:拜谒孝陵,即拜谒明太祖的孝陵。

桥陵:指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位于钟山南麓。

松柏青青似旧时:指陵墓前的柏树苍翠依旧。

汉室规模长在想:汉室,指东汉王朝。想,思念。

鼎湖云气不胜思:鼎湖,即传说中的仙境,传说中黄帝曾到鼎湖炼丹求长生不老之术。

仪文尽洗前朝弊:仪文,指礼仪制度。前朝,指明朝之前。

礼乐终为后代规:礼乐,指封建社会的礼教和音乐。后代,指明朝之后。

对越威灵在天表:对越,指朝见天子。威灵,指帝王的威严和神灵之气。天表,指天空的日月星辰。

壮年不遇老来悲:壮年,年轻时。不遇,遭遇不到。老来,老年。悲,悲伤、悲痛。

【赏析】

此诗是诗人拜谒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而作,表达了诗人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无限崇敬之情。

首句“桥陵一别恨归迟”描绘了诗人与明太祖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后的遗憾。

次句“松柏青青似旧时”,以松柏的青翠比喻明太祖陵墓前的柏树,既表达了对明太祖的怀念之情,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第三句“汉室规模长在想”,诗人回忆起汉室的辉煌历史,感叹明朝的辉煌成就。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明朝未来的美好愿景,期待明朝能够继续发扬光大。

第四句“鼎湖云气不胜思”,借用神话传说中的鼎湖,表达对明太祖追求长生不老的梦想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明太祖的无尽敬仰和追念之情。

第五句“仪文尽洗前朝弊”,诗人认为明朝的礼仪制度已经彻底摆脱了前朝的弊端,为后世树立了典范。这既是对明朝制度的赞誉,也是对明朝未来发展的期望。

第六句“礼乐终为后代规”,诗人认为明朝的礼乐制度已经成为了后人效仿的榜样,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尾句“壮年不遇老来悲”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年轻时未能遇到明太祖这样的明君而感到遗憾和悲哀的心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明太祖朱元璋陵墓前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明太祖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明朝未来的祝愿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