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迹高人隐翠岑,山连叠嶂白云深。
欲经无觅通人处,时忽林风送磬音。
注释:
- 绝迹高人隐翠岑:隐居在深山之中的高人已经绝迹。
- 欲经无觅通人处:想要通过却找不到通往那里的路径。
- 时忽林风送磬音:突然听到树林中传来的磬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士隐居之地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隐士们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绝迹高人隐翠岑,山连叠嶂白云深。
欲经无觅通人处,时忽林风送磬音。
注释: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士隐居之地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隐士们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注释】赐驸马梅殷府门春联:皇帝赐给驸马梅殷的府门春联。 人间尘俗不到处;阙下恩荣第一家。——这是对梅殷地位的肯定,也是皇帝对梅殷的褒奖和宠幸。 赏析一:本诗通过赞美梅殷的显赫地位,表达了对驸马的尊敬和喜爱之情。诗人用“人间尘俗不到处”来形容其地位之高,用“阙下恩荣第一家”来强调其恩宠之盛。同时,通过对梅殷的描写,也表达了诗人对驸马的敬仰之情。 赏析二: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注释: 赐廖永忠门联 —— 这是对廖永忠的赏赐,门联是挂在门上的对联,通常用来表彰和奖励有功之臣,表达皇帝对其的赞誉和赏识。 功超群将 —— 你(廖永忠)的功绩超过了所有的将领。 智迈雄师 —— 你的智慧超越了所有的军队。 赏析: 这首诗是对廖永忠的赏赐,表达了皇帝对他的高度赞扬和感激之情。"功超群将"和"智迈雄师"都是对他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认可和赞赏
【注释】 ①山松好:指钟山(今南京市)的松树。②瀛美三岛: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即蓬莱三岛。③涧边幽玄鹤:指涧边的白鹤。④摩空来晨蚤:早晨从高空飞来的白鹤。⑤锦衣队列出山阿:指穿着锦绣衣服的官吏们从山脚一带出来,去赴宴。⑥饮客婆娑归更饱:指宾客们饮酒作乐,尽兴归来,酒足饭饱。⑦山清水清我亦清:意谓钟山的山水清明清澈,也象征着作者自己的心志和节操也是清正廉明的。⑧有秋足我斯民宝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释义: 破虏平蛮,功劳超越古今之人; 出将入相,才能兼具文武之才。 注释: 1. 破虏平蛮:平定叛乱,征服蛮夷。破虏,指平定北方的蒙古、瓦剌等少数民族的叛乱。平蛮,指平定南方的交趾、安南等少数民族的叛乱。 2. 功贯古今人第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的成就跨越了古今,无人能与之相比。 3. 出将入相:出自《史记·张良列传》
赐应奉陈漙归关中 卿家居三川,大河环蜿蜒。 吴山在西土,华岳翠东天。 泾渭水浩瀚,终南固南边。 蓝田关倚碧,秦岭横紫烟。 太白峰高处,炎天雪似绵。 今卿年本迈,归志不留连。 火帝当时节,沿途善保全。 陆行还谨宿,乘舟渡深渊。 智人能识已,独不仗生前。 慎突晨烟进,摇鞭紫陌迁。 虎牢逢故垒,汉楚孰英贤。 铜驼闻挟弹,翁仲立巍然。 伊洛天清水,梁唐今几年。 崤函西入国,潼道扼黄埏。 百二山河壮
普光寺赐璧峰金禅师 沙门号璧峰,五台山愈崇。 固知业已白,此来石壁空。 能不为禅缚,区区几劫功。 处处食常住,善世语庞鸿。 神出诣灵鹫,浩瀚佛家风。 虽已成正觉,未入天台丛。 一朝脱壳去,人言金璧翁。 从斯新佛号,盏水溢蛟龙。 飞锡长空吼,只履挂高松。 年逾七十岁,元关尽悟终。 果然忽立化,飘然凌苍穹。 寄与璧峰翁,是必留禅宗。 注释: 1. 沙门号璧峰,五台山愈崇:僧人被称为璧峰
注释: 国朝,指明朝。谋,谋略。策,策略。士,这里指人。翰苑,翰林院,古代皇家的文学研究机构。文章,指文章。家,这里指有声望、有成就的人或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明朝官员陶安的诗。诗中称陶安为“国朝谋略无双士”,赞其智谋过人;又以“翰苑文章第一家”称赞其文章写得好,是文学造诣最高的人。整首诗表达了对陶安才能和成就的高度肯定
这首诗的译文是: 手起刀落,生死路已开辟;一刀斩断,是非根已断开。 注释如下: “手起刀落”:形容动作迅速有力。 “生死路已开辟”:比喻人生道路已经确定,不再迷茫。 “一刀斩断”:形容手段狠毒,断绝一切可能。 “是非根已断开”:比喻摆脱了所有纷争和纠葛。 赏析: 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坚定态度和决心。他相信生活的道路已经明确,不再会有迷茫。同时,他也表示出自己坚决的态度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于谦创作的。下面是每句的翻译和赏析: - 沧溟之中有奇甸,人风俗礼奇尚扇。(沧溟:大海。奇甸:奇特的地方。风俗礼:地方上的习俗和礼节。奇尚扇:喜欢扇子。) - 卷舒非矩亦非规,列阵健儿首投献。(卷舒:展开、收起。矩:方的。规:圆的。列阵:军队排列成战斗队形。健儿:勇士们。首投献:勇敢地将头献给敌人。) - 国王无道民为贼,扰害生灵神鬼怨。(国王:统治者。无道:不公正。百姓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来回答,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案】 译文:我当初在濠州起兵,首先崇仰拥戴太阳之心;如今我在江南平定叛乱后,便成为支撑天下的支柱。 注释: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崇捧日之心:拥戴太阳的心志。鼎:封建社会的国家政权。擎天之柱:撑天的柱子
【注释】 彭副使:指彭龟年,曾任翰林学士。琉约:即刘约,字伯温,江西南昌人,宋末为官于临安(今浙江杭州)。过访:来访。候:等待。知:岂。相过处:相见的地点。终朝不见:一整天都没见到。几回闻犬吠:几次听到狗叫声。数起把门开:多次起来开门。翘首:抬起头来。瞻车盖:望车盖。专心拂酒杯:全心去擦拭酒杯。徘徊:徘徊不定。日又夕:太阳落山了。客思:旅途中的思乡之情。裁:剪短。 【赏析】 这是一首写候见的诗
【注】阴极阳生,指冬至;建至和,即立春。滕六,地名。 又赓李睿韵:又作《又赓李睿韵》,即《又赓李公择韵》。李公择,名朴,字公择,北宋诗人、官员。李公择曾与苏轼同朝为官,两人友谊深厚。 阴极阳生建至和,飞花腾六玉山阿:冬至阳气开始生长,雪花飘落在六朝古都的玉山之巅。 从斯瘴疠同云卷,喜见民人相与歌:从此,瘴疠之病也像被云朵卷走一样消失了,百姓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庆祝新春。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和写作特色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写诗人夜晚来到万全城中小寺,发现寺中僧人正是从塞上归来;后四句写与僧人交谈的经过,最后两句是全诗的关键,也是对全诗主旨的概括。 【答案】 夜深万全城
【注释】 圜门:即长安城东的曲江池边。九日:指重阳节。清坐:闲适地坐着。得相陪:得以与同饮之人共度佳节。正尔:如此。论:论文,作诗。际:际会。纷然:纷纷而至的样子。狂风吹破帽,黄菊泛深杯:狂风把帽子吹落,菊花在酒杯中泛开。薄才:浅薄的才能。 【赏析】 此诗为重阳佳节宴席上的即兴之作。首联写诗人遇九日而高兴;颔联写诗人和同饮之士高谈阔论,饮酒赋诗,欢聚一堂的情景
【注释】 见说:听说。 禅机:佛教禅宗所说的玄妙的道理。 一镜明:比喻禅师的心境如一面镜子,映照万物而不为所动。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禅僧的诗。作者通过描写禅僧的生活,表达了对禅师清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写山深寺掩,不见僧侣诵经撞钟;二句写僧人不闻钟鼓声,只闻香烟缭绕;三句写僧人清晨看树尖上袅袅的香烟;四句写僧人傍晚时看到禅师心境如同镜子一样清明。全诗以“见”和“不闻”
秋夜见月 高窗正向东,初月淡朦胧。 注释:明亮的窗户正对着东方,初升的月亮朦胧不清。 不见冰轮转,惟看素练通。 注释:看不见月亮在转动,只能看到月光透过窗帘。 妻孥千里外,羁絷独愁中。 注释:妻子儿女远在千里之外,我被囚禁在这个地方,内心忧愁。 怅望清辉里,相思此意同。 注释:我在清辉里惆怅不已,我的思念之情与你相似。 赏析:诗人以高窗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秋夜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