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潮拥海门东,月照残更树影空。
啼鸟尽情催梦起,不知人在故乡中。
【注释】
潮拥:潮水涌来。
海门:古地名,在今江苏泰州南。东指东方。
残更:夜深的一更。更,古代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共五段,每一段叫一更。这里指深夜。
树影空:月光照在树叶上,使树影显得格外空荡。
啼鸟催梦起:鸟儿鸣叫,催人入眠,使人从梦中醒来。
不知人在故乡中:不知道自己身在故乡。
【赏析】
这是一首思乡诗。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旅途的所见所闻。首句写潮水涌来,海门东面的景象;次句写月光照在树上,形成空落落的树影。这两句写景很有特点:一是“潮拥”二字,把潮水和海门联系起来,写出了潮水的气势;二是用“空”字,既写出了月光映照下的树影的空寂,又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
第三句是全诗的核心,是作者思乡之情的抒发。“啼鸟”二字,既点明时间(深夜),又将诗人由听觉引导到视觉,再由视觉回到听觉,形成了一种由实而虚、由虚而实的意境。鸟儿的鸣叫,仿佛是催人入眠,使人从梦中醒来。然而,诗人却因思乡而无法成眠,他不知道,此刻他正身在他乡,而在故乡的却是他思念的人。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切,也反映了他与故乡亲人之间难以割舍的感情。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前两句的补充,也是对全诗内容的总结。这两句是说: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故乡的景色依然历历在目,故乡亲人的声音依然响彻耳畔。然而,诗人却只能遥望故乡,而不能返回故乡。这种不能如愿以偿的痛苦,使得诗人感到心酸、悲凉。
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琢;结构简洁紧凑,首尾相顾相应;感情真挚深沉,感人至深。诗中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渲染,却能将一个远离家乡之人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