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箨冠”意为竹笋帽。“花下山冠小”,山中野趣盎然;“林间野兴长”,山居之乐无涯。颔联两句写山居之乐无涯。颈联两句写山居之乐无边:“削木为杖,披萝作裳。”这是说:砍下竹子做成手杖,采来青藤做衣裳。这两句话是说:砍下竹子做成手杖,采来青藤做衣裳。尾联两句写山居之乐无边
诗句原文: 初入邳邸甚苦得金使君假寓始安 含馆何仓卒,愁怀不可陈。 煮茶收败叶,炊饭用劳薪。 屋破风能厉,床欹月可嗔。 一枝因汝借,稍稳客中身。 注释: - 含馆:指客栈或旅舍。 - 仓卒:仓促,匆忙的样子。 - 愁怀:形容内心忧愁、不悦。 - 煮茶:用开水烹煮茶叶以泡制茶水。 - 炊饭:制作食物。 - 劳薪:辛苦的柴火。 - 屋破:房屋破旧。 - 风能厉:风势猛烈。 - 床欹:床倾斜
【注释】 向夕:傍晚。枋(fāng)榆:指树木。《诗·小雅》中“采采卷柏,不盈尺干;予发曲阿,有母献来”句,“柏”是树名,“卷柏”是柏树的一种,“曲阿”是地名,在今山东曲阜县北,所以这里以柏木比喻人。适,安适。巾栉:妇女的头饰。每:总是、都。多暇:空闲的时候很多。书:读书,指写作。长把:长时间拿着。无营:不追求。病不妨:病了也不碍事。乔木:高高的树木。疏峰:疏朗的山峰。馀:通“犹”,还有。日气
柴荆,意思是关上门闩的竹篱门。 海宇秋初见,庭花晚渐明。 海上和陆地都笼罩在秋意之中,庭院中花朵在傍晚时分开始绽放光彩。 风归松径爽,凉到葛衣轻。 风吹过松林小径,使空气格外清爽;凉爽的气息吹拂着葛衣,感觉格外轻盈。 生死甘林类,污泥共屈平。 就像那些生长在深林中的树木一样,它们面对生死无所畏惧,而那些生长在污泥中的植物也与屈原一同承受屈辱。 逢人偏自怯,且闭小柴荆。 每当遇到人
【注释】 1.天王寺:寺庙名。 2.山雨:山上的雨。 3.藤花满:指满山遍野的藤花。 4.疏疏:稀疏的样子。 5.点寺门:形容山雨落在寺院的门上。 6.湿香通短屐:湿气渗透到短木屐上。 7.空翠坐清尊:形容僧人坐在清凉的山石上,享受着山中清新的空气。 8.屋破:屋子破旧。 9.孤僧:独自在寺庙修行的和尚。 10.碑残几字存:指石碑上的文字已经残缺不全。 11.惟余:只有。 12.石坛
垂垂的藤萝布满了墙头,雨后寂静的藜床刚刚收起。 做事时常提防山中鬼神嘲笑,砍柴反而比野人还要担心。 黄花翠竹生发着幽深的思绪,日落烟起是好秋时节。 城外寒江细流细细流淌,忆你新水共泛凫舟。 释义: 1. 垂垂的藤萝布满了墙头,雨后寂静的藜床刚刚收起。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墙上爬满了青藤,雨水刚停,藜草床上也收拾起来。 2. 做事时常提防山中鬼神嘲笑,砍柴反而比野人还要担心
注释: 瘦:形容人身材修长,体态消瘦。 残照穿虚幌:指夕阳的余辉透过窗户映入室内。 寒风逗夕扉:寒冷的风撩动了傍晚的大门。 瓦欹檐蔓拆:屋瓦倾斜,檐边藤萝垂落。 沙冷石苔稀:沙子冰凉,石上的苔藓稀疏。 涉世悲机事:面对世事变迁深感悲哀。 论交忆布衣:与朋友谈论时想起过去朴素的生活。 敢因吾太瘦,重问郭生肥:因为我太瘦,所以不敢直接问对方(郭生)是否变胖了。 赏析:
松云长恋芰荷衣,转见秋光到竹扉。 满屋香风粳稻熟,半天凉雨豆花肥。 能无俗物妨舒卷,独有岩阿少是非。 最忆苏门山上客,翛然高啸古今稀。 注释: 1. 松云长恋:指松树与云雾相互依恋。 2. 芰荷衣:指荷叶做成的衣服。 3. 转见:渐渐显现。 4. 香风:指微风带来稻谷的香气。 5. 粳稻:即水稻。 6. 凉雨:细雨。 7. 苏门山:山名。 赏析:
解析: 1 诗句释义: - “立马踌蹰,东西环视。”:形容诗人站在高处,四处观望,心情犹豫不决。 - “悬崖百重,江河千里。”:描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高耸入云的悬崖和蜿蜒流淌的江河。 - “悲风怒号,白日倾只。”:表达了一种悲壮的气氛,强烈的自然力量在此刻显得格外突出。 - “水有蛟龙,山有虎兕。”:象征自然界中的危险和未知。 - “停鞭永叹,冒险匪是。”:诗人停下马鞭,深深地叹息
【注释】 尊胜斋纪事:作者在斋中种植的树木已经成林了,到处都是翠绿的枝叶。 种:种植 嘉树:好的树木 遍柴门:遍布在柴门外 露叶烟条日可扪:露珠挂在叶子上,烟雾缠绕着枝条儿,阳光下可以用手摸到。 松果:松树的果实 一庭檐瓦绿:院子里的屋瓦被松果染成了绿色 教人错认:使人误认为 山村:山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杭州隐居时的作品。诗人以清幽宁静的居所为背景,通过描写庭院内树木繁茂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