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榆亦自适,巾栉每相忘。
多暇书长把,无营病不妨。
疏峰馀日气,乔木半烟光。
向夕能明眼,呼儿徙竹床。

【注释】

向夕:傍晚。枋(fāng)榆:指树木。《诗·小雅》中“采采卷柏,不盈尺干;予发曲阿,有母献来”句,“柏”是树名,“卷柏”是柏树的一种,“曲阿”是地名,在今山东曲阜县北,所以这里以柏木比喻人。适,安适。巾栉:妇女的头饰。每:总是、都。多暇:空闲的时候很多。书:读书,指写作。长把:长时间拿着。无营:不追求。病不妨:病了也不碍事。乔木:高高的树木。疏峰:疏朗的山峰。馀:通“犹”,还有。日气:日光。半烟光:一半被雾笼罩着。向夕:傍晚时分。能明眼:眼睛明亮。呼儿徙竹床:让儿子搬动竹床。徙,移动。竹床:用竹子做的床。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傍晚时的心情,表现了他对自然景物和人生情趣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名利地位的淡薄与超脱。全诗意境清新,语言朴实流畅,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首联两句说:“向夕”之时,我独自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不必再为世俗的纷扰而烦恼了。这里的“自适”指的是心情愉快,没有烦恼;“相忘”是指忘记了世俗的烦恼。

颔联两句说:“向夕”之后,闲暇的时间很多,我就坐下来写写文章或者读书;至于身体不适,那也没关系,因为我对名利地位看得淡泊,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这里的“书长把”指的是写文章或读书;“无营”是指对名利地位看淡;“病不妨”是指生病也不会有什么妨碍。

颈联两句说:“向夕”时分,疏朗的山峰上还留着余晖,半山腰的云雾缭绕着,给人一种空灵幽静的感觉;这时候,我也能享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了。这里的“疎峰馀日气”指的是疏朗的山峰上还留着余晖;“乔木半烟光”指的是半山腰的云雾缭绕着;“能明眼”指的是能够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呼儿徙竹床”指的是让儿子搬动竹床到户外去。

尾联两句说:“向夕”之后,我的眼睛变得特别明亮;这时,我会叫孩子搬动竹床到院子里去散步。这里的“能明眼”指的是眼睛变得特别明亮;“徙竹床”指的是搬动竹床到院子里去散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