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天台高,四万八千丈。
中有瀑布泉,飞流众山响。
多少采药人,石梁不得上。
我思斸寿藤,削作过头杖。
拄上最高峰,云中一拊掌。
《天台山》
天台,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仙人所居之地,位于浙江省天台县。此诗以天台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
注释:
- 天台:古地名,位于今浙江省天台县,因山形似台而得名。
- 四万八千丈:形容天台的高度极高,有四万八千丈之高。
- 瀑布泉:山中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声音如同雷声般震撼。
- 石梁不得上:石桥无法过桥,因为天台的险峻。
- 斸寿藤:一种植物,用来制作杖或拐杖。
- 削作过头杖:用天台的藤制作成特别长的拐杖。
- 云中一拊掌:在云端中拍手大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天台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将天台山描绘得如同仙境般美丽而神秘。诗中的“四万八千丈”形容天台的高度极高,给人以震撼之感;“飞流众山响”则描绘了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的声音,如同雷声般震撼人心。
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具体的景物。如“采药人”指的是那些到天台寻找药材的人,“石梁不得上”则是指他们无法越过石桥。诗人通过对这些具体事物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天台的高峻和险峻。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天台的情感。他想象自己手持天台的藤,制作成长杖,拄着它登上最高峰,然后在云端中拍手大笑。这种表达方式既展示了他对天台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