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少年意气豪,雕鞍宝骑金错刀。
呼卢百万等土壤,报雠一死轻鸿毛。
自言生为游侠子,愿输肝胆酬知已。
此时未遇平原君,且学斗鸡都市里。
朝游紫陌黄金堤,暮宿琼楼桃李蹊。
探丸直向杜陵北,挟弹频过渭水西。
一闻边警还投袂,转战前收漠南地。
介子身封万户侯,嫖姚家赐千金第。

【注释】

1、长安:古都,指唐代京城。少年:年轻男子。意气:精神气概。豪:豪迈。雕鞍宝骑金错刀:指骏马和宝剑。雕鞍,雕刻花纹的马鞍。宝骑,贵重的坐骑。金错刀,镶嵌有金的刀剑。

2、呼卢百万等土壤,报雠一死轻鸿毛:以金钱作赌注,赌输赢时呼喊着“大数”的音,赌赢了就如土地一样,赌输了就像一根羽毛那样微不足道。

3、生为游侠子:活着是游侠。游侠:古代一种以行侠仗义为职业的人物。愿输肝胆酬知已:愿意用肝肠和热血来报答知己朋友。

4、此时未遇平原君:这时还没有遇到平原君(即赵胜)。平原君:战国时期赵国人,曾为赵王出使秦国,后成为赵国的相国。平原君门下食客数千人,其中有名的有毛遂等人。

5、且学斗鸡都市里:暂且到市井中学习斗鸡的游戏。

6、朝游紫陌黄金堤:在早晨游览紫陌(皇宫前的大道)上,漫步于黄金般的堤岸之上。

7、夜宿琼楼桃李蹊:在晚上住宿在琼楼(富家子弟所住的华丽住所)旁桃李(美丽的花木丛生的小路)旁。

8、探丸直向杜陵北:用弹弓射击,直接射向杜陵北面。

9、挟弹频过渭水西:持弹弓频频地从渭水之西走过。

10、一闻边警还投袂:一听边境有战事的消息就急忙离开衣袂。还,立刻。投袂,衣袖飘动,形容急切。

11、转战前收漠南地:在前方作战,收复了汉地的南部。

12、介子:即信陵君,战国时魏公子。身封万户侯:被封为万户侯,食邑一万户人家。

13、嫖姚家:即陈平之家。家赐千金第:家赐千金住宅。

【赏析】

《少年行》是一首描写长安少年豪迈情怀、志向与抱负的诗歌。诗人通过对长安少年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青春活力和不羁风采,表达了诗人对少年们豪情壮志的赞美之情。全诗意境开阔,情感奔放,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充分体现了唐诗的雄浑大气和浪漫主义特色。

首句“长安少年意气豪”,开篇便点明了主题,描绘了长安少年们意气豪迈的形象。长安,古都,繁华之地,也是文人墨客汇聚之所。少年们在这里成长,接受着各种思想文化的熏陶。他们的意气豪迈,既源于个人的追求和自信,也离不开时代的影响和环境的影响。这种意气豪迈体现在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等方面。他们追求自由、追求个性,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这种意气豪迈不仅体现在言行举止上,更体现在内心世界里。他们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勇往直前,有着一种超越常人的精神风貌。

第二句“雕鞍宝骑金错刀”,进一步描绘了少年们的奢华生活。雕鞍,雕刻花纹的马鞍,象征着身份地位的象征;宝骑,贵重的坐骑,代表着财富和权力的象征。金错刀,镶嵌有金的刀剑,代表着贵族的身份和地位。这些都反映了长安少年们的生活奢华和追求虚荣的心态。然而,正是这种奢华的生活才使得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更加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理想。

第三句“呼卢百万等土壤,报雠一死轻鸿毛”,则展示了少年们不畏强敌、勇敢报恩的精神品质。呼卢百万等土壤,指的是在赌博中赢得了大量的财富,甚至达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而报雠一死轻鸿毛,则是说为了报仇雪恨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品质不仅令人敬佩,更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第四句“自言生为游侠子,愿输肝胆酬知已”,则揭示了少年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他们生而为游侠子,愿意用肝肠和热血来报答知己朋友。这是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了他们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道义的坚守。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不仅影响着他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成为了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第五句“此时未遇平原君”,表明了少年们尚未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和方向。平原君,战国时期赵国人,曾为赵王出使秦国,后成为赵国的相国。他门下食客数千人,其中有名的有毛遂等人。此时,少年们尚未遇到这样的人物,无法得到指点和帮助,只能继续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寻找自己的方向。

第六句“且学斗鸡都市里”,则展示了少年们的另一面——玩乐和享乐。斗鸡,古代的一种游戏,通过两只公鸡相互啄斗来决出胜负。都市里,指的是繁华的城市中心地带或娱乐场所。这句诗反映了少年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趣事和爱好,同时也透露出他们对于世俗生活的满足和享受。然而,这种享受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追求和理想,而是他们在享受之余不忘追求和奋斗。

第七句“朝游紫陌黄金堤”,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象。紫陌,皇家园林中的小路,两旁种满了花草树木。黄金堤,是用黄金铺成的堤坝,显得格外耀眼。这两句诗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华和美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

第八句“暮宿琼楼桃李蹊”,则描绘了另一种景象。琼楼,华丽的楼阁或住所,常常用于形容富贵人家的住所。桃李蹊,指桃树和李树交织成的小径,常用于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这两句诗共同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展现了少年们在夜晚时的欢愉和快乐。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九句“探丸直向杜陵北”,则描绘了少年们的一种冒险精神和勇气。探丸,指投掷弹丸的动作,这里比喻了一种冒险行为。杜陵北,指长安城北边的地区。这句诗反映了少年们在生活中的一种冒险精神和勇气,也体现了他们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追求自己理想的精神风貌。

第十句“挟弹频过渭水西”,则描绘了少年们的一种潇洒和从容。挟弹,指携带弹弓,准备随时发射。频过渭水西,指经常从渭水的西岸经过。这两句诗共同描绘了少年们在生活中的一种洒脱和从容。他们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和条件,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能力。同时也能够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始终保持冷静和沉着的心态。这种潇洒和从容不仅让他们在生活中更加得心应手,也让他们更加自信和从容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第十一句“一闻边警还投袂”,则描绘了少年们的一种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边警,指边境上的警报或紧急情况。投袂,指迅速离开衣袖的动作,常用来形容非常激动或者匆忙的样子。这句诗反映了少年们在听到边境上有紧急情况时的反应和态度。他们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为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不仅让他们成为了社会的栋梁之才,也让他们更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第十二句“转战前收漠南地”,则展示了少年们的战斗精神和勇敢无畏的精神风貌。转战前收漠南地,指的是在战斗中取得胜利并收复失地的情景。这句诗反映了少年们的战斗精神和勇敢无畏的精神风貌。他们能够在战斗中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和坚韧的意志,为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十三句“介子身封万户侯”,则赞扬了少年们的卓越成就和荣誉。介子,指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贤者介之推,他曾辅佐晋文公成为霸主。身封万户侯,表示介子受到封赏成为万户侯。这句诗赞扬了少年们的成就和荣誉,也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和赞赏。

第十四句“嫖姚家赐千金第”,则描绘了少年们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影响。嫖姚家,指东汉时期的将领陈平之家。赐千金第,表示陈平被赏赐了一座价值千金的宅邸。这句诗反映了少年们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影响。他们也拥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声誉,这为他们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同时,这也反映了社会对于青年一代的期望和认可。

整首诗以长安少年为主人公,通过描绘他们的生活场景、性格特点、情感世界以及追求理想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展现了他们青春年少时的意气风发、豪情万丈以及勇于追求理想、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这些少年们的赞美之情和期待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