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书如见故人,寄书如见故乡。
心念久,客感结自伤。
欲留无亲好,欲归无舟车。
忼忾不能默,泣下沾罗𥜗。
【注释】
1.悲歌:悲歌,悲凉的歌声。
2.得书如见故人:得到书信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亲切。
3.寄书如见故乡:寄信就像看见故乡一样亲切。
4.心念久:思念之情久久不能忘怀。
5.客感结自伤:因客居他乡而产生的伤感,使自己悲伤。
6.欲留无亲好:想留下没有亲戚可以依靠。
7.欲归无舟车:想回家却找不到船和马车。
8.忼忾(kuì)不能默:愤慨的心情无法压抑。
9.泣下沾罗𥜗(zhōu):泪水流湿了衣裳。罗𥜗,用粗葛布做成的衣服。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诗。诗人在外地作客,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又因旅途艰险而不得还乡,内心十分痛苦。此诗一开头,就以“悲歌”两字点明全诗的感情基调,接着便直抒胸臆:“得书如见故人,寄书如见故乡。”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得到书信就如同见到故人一样亲切;寄信就像看见故乡一样温馨。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之情。
诗人又写自己客居异乡的孤寂与苦闷:“心念久,客感结自伤。”“心念久”是说长时间思念,“客感结自伤”是说因客居他乡而产生的伤感使自已悲伤,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
诗人笔锋一转,写自己思归不得的苦况:“欲留无亲好,欲归无舟车。”意思是说,想要留下却没有亲戚朋友可以依靠;想要回去却找不到船和马车。表达了作者在外漂泊无依、身无定所的无奈和辛酸。
最后两句“忼忾(kuì)不能默,泣下沾罗𥜗”是全诗的高潮。“忼忾”是发怒的意思,这里指愤怒之情难以平息;“不能默”,即“默不”。意思是说,愤怒的心情无法压抑。“泣下沾罗𥜗”意思是泪水流湿了衣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因思乡而不能抑制的强烈感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在外漂泊时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