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淮浊酒忆同舟,回首风烟又感秋。
一朵行云倾下蔡,半帆残月按《凉州》。
吐茵丞相何曾恼,剪袖佳人不解愁。
红烛半销芸榻曙,梦回行露湿箜篌。

【注释】

忆昔:怀念从前。

清淮:指淮河一带的清澈河水。浊酒:指浑浊的酒。

同舟:在船上一起航行。

风烟:指江上的雾霭与水波。

下蔡:即“下蔡门”,是古代楚国的地名。此处借指楚地。

《凉州》:一种乐曲,为唐时流行的一种乐器演奏的曲子。

吐茵丞相:意谓像吐茵一样茂盛的宰相。

剪袖佳人:喻指美女。

红烛:红色的蜡烛,常用于夜间照明,也常用以象征爱情。

芸榻:芸香熏蒸过的竹席。芸香是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古人多用其来熏香。

行露:即露水,古人认为它来自天上。

箜篌:一种弦乐器。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通过描绘诗人对故国、旧日朋友、旧游之地的回忆和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美好回忆的怀念。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1. 清淮浊酒忆同舟 - “清淮”指的是淮河流经的地方,水质清澈透明,而“浊酒”则是指酿酒过程中加入的杂质较多,使得酒液变得浑浊不清。诗人在这里以清淮与浊酒相对照,既形象地描绘了淮河流域的自然风光,又巧妙地暗示了自己与故土、故人的深厚情谊。同时,“忆同舟”三字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与故人一起度过时光的怀念之情。

  2. 回首风烟又感秋 - “回首风烟”四字描绘了一种朦胧而又遥远的感觉。风烟之间,诗人仿佛看到了故地的风景,但此时却已物是人非,不禁感慨万千。“又感秋”三字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3. 一朵行云倾下蔡 - “一朵行云”形容天空中的云朵轻盈飘逸,如同仙女一般美丽动人。“倾下蔡”则是将这朵行云比喻为一位美丽的女子,将下蔡作为她的家乡。这里既有诗意的浪漫,又有对故乡的深情怀念。

  4. 半帆残月按《凉州》- “半帆残月”三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美的画面。残月挂在半空中,映照着帆船上斑驳的影子。这里的“按《凉州》”可能是诗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怀而特意选择的一曲,既展现了自己的才艺,又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性。

  5. 吐茵丞相何曾恼 - “吐茵”二字形象地描绘了丞相的形象,他如同一片茂盛的草地般生机勃勃、朝气蓬勃。“何曾恼”三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丞相的敬仰之情,认为丞相从未因世事变迁而失去往日的风度和风采。

  6. 剪袖佳人不解愁 - “剪袖佳人”四字则形容了一个温柔贤淑的女子。她虽然身处逆境,但仍保持着优雅从容的气质。“不解愁”三字则进一步揭示了这位女子的坚韧和乐观,她没有因为困境而放弃希望,而是选择用笑容去面对生活。

  7. 红烛半销芸榻曙 - “红烛”二字给人以温暖而祥和的感觉,象征着爱情的美好和纯洁。“半销芸榻曙”则描绘了一幅温馨而浪漫的画面,诗人在早晨起床后,看到窗外红烛的光芒渐渐消散,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8. 梦回行露湿箜篌 - “梦回”二字传达了诗人沉浸在梦境中的感觉,他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里。“行露湿箜篌”三字则描绘了一幅音乐悠扬的场景,箜篌的声音仿佛被露水所润泽,更加悦耳动听。这里的音乐与诗歌相互映衬,共同构建了一幅美好的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