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老事耕凿,结邻还尔宜。
相携鹿门隐,不作牛山悲。
疏木掩村巷,孤云生水湄。
隔林见烟火,莫负往来期。

【注释】:

《九日隐山别墅过邻翁叶氏庄偶赠》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平仄相对,对仗工整。前二句写隐居之乐;后二句写隐居生活的惬意。

垂老事耕凿,结邻还尔宜。

垂老:指年老体衰。事耕凿:从事农耕和打柴、采集等活动。结邻:与邻居结交。尔:你,你的,谦称自己。宜:适宜,相宜。

相携鹿门隐,不作牛山悲。

相携:一同前往。鹿门山:即今湖北襄阳县西北的鹿门山。隐:隐居,避世。牛山悲:指春秋时期齐景公出亡时,曾到牛山(在今山东临淄县西)作“牛山之悲”,感叹自己年岁已高,不久于人世;又感叹世事多变,人生短促,不如及时归隐。这里用来比喻隐居生活的快乐。

疏木掩村巷,孤云生水湄。

疏木:稀疏的树林。掩:遮盖、覆盖。村巷:村庄中的小巷。水湄:水边的陆地。这句说,稀疏的树林把村庄里的小路都遮住了。

隔林见烟火,莫负往来期。

隔林:隔开树林,隔着树林可以看到。烟火:炊烟。往来期:来往的时间,指往来的日期。莫负:不要辜负。这句说,隔着树林可以看到人家的炊烟,不要辜负我们相聚的时光。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诗题下有注:“隐士叶法善宅。”此诗是李白为隐士叶法善写的一首题壁诗。

诗的前两句“垂老事耕凿,结邻还尔宜”是说自己年老体衰,只好靠耕种和打柴采集维持生活,与周围的邻居交往十分和睦。“垂老”“事耕凿”是说自己老了才从事农耕和打柴采集,这一句是说自己年纪大,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劳动,只得种田砍柴来维持生计,所以只能和邻居们一起隐居。“还尔宜”是说你与我这样的老人住在一起很合适。“尔”是你、你们的意思。

三、四句“相携鹿门隐,不作牛山悲”意思是说,我和你一起去隐居吧!不去做那“牛山悲”的事情,牛山悲:指春秋时期齐景公出逃途中经过牛山时所作的感慨,他想到自己年事已高,不久将离世,不禁悲从中来而作歌:“彼童牛者,靁靃尾,何告发其怒?”

五、六句“疏木掩村巷,孤云生水湄”意思是说,稀疏的树木把村庄里的道路都遮蔽住了,只有那飘荡在水面上的白云,给这个幽静的村落增添了一份生机。这里运用了白描手法,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疏木”指的是稀疏的树林,“掩村巷”指的是把村庄里的道路都遮蔽住了,说明村庄周围环境优美,树木茂盛。“水湄”是指水边的陆地,也就是小河或池塘的旁边。这句的意思是说,稀疏的树林把村庄里的道路都遮蔽住了,只有那飘荡在水面上的白云,给这个幽静的村落增添了一份生机。

七、八句“隔林见烟火,莫负往来期”意思是说我隔着树林可以看见人家的炊烟,不要辜负我们相聚的时光。“莫负”意思是不要辜负,“往来期”指的是我们相聚的日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可以隔着树林看见人家的炊烟,不要辜负我们相聚的时光。这里的“莫负”指的是不要辜负,“往来期”指的是相聚的日子,即我们见面的时间。

这首诗是李白为隐居在襄阳叶法善家中的隐士叶法善写的题壁诗。诗中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以及与邻里交往的愉悦心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清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