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光宁为碎,光华岂可沈。
死能留侠骨,生独露文心。
太息干时策,悲凉适越吟。
无阶堪洒血,有焰足销金。
道丧言犹在,人亡嗣可寻。
潸然空掩牍,三叹伯牙琴。

【注释】

珠光:指文采。宁为碎,犹言宁愿被打碎。沉:消失。死能留侠骨:指死而能留有侠义之气。生独露文心:指生活上只有文才。

太息干时策:叹息于时代的弊政。悲凉适越吟:悲伤地吟唱《越人歌》。无阶堪洒血:没有途径可以洒热血。

道丧言犹在:道已衰落,但言语还在。人亡嗣可寻:《易传·系辞》说:“孔子作《春秋》,微言大义,不言而明。”这里借以比喻孔子的学说。

潸然:流泪的样子。掩牍:掩住书卷,表示哀悼。三叹:多次叹息。伯牙琴:伯牙弹琴的故事,相传伯牙善弹古琴,钟子期善听,两人心灵相通,情意相投。

【赏析】

这是对林初文先生集的感怀之作。诗人首先赞颂了林初文先生的高风亮节和才华横溢。他的诗词,犹如明珠般璀璨耀眼,其文采之华美,光彩照人,不可磨灭。然而诗人更赞赏的是先生那种视死如归、慷慨赴难的侠义精神,以及他面对国事民生,敢于直面现实,忧国忧民的崇高品德。因此诗人用“死能留侠骨,生独露文心”来赞扬他的人格魅力;用“太息干时策,悲凉适越吟”来歌颂他的爱国情怀。接下来诗人又感叹时代衰败,理想破灭,于是发出“无阶堪洒血,有焰足销金”的悲愤之音。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于孔子遗教的无限崇敬,以及对于先生不幸去世的无限哀思。全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感人肺腑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