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翛然物外神,岂从今日学韬真。
芝兰社里无前辈,鸿雁天边亦故人。
老去自能耽白业,梦来何处著红尘。
上林琼树知多少,怪尔先偷碧海春。

在欣赏《和中峰大师梅花百咏 其七》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从诗的字面意义出发,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思。下面将逐一解读诗句:

  1. 第一句解析:诗句“一种翛然物外神,岂从今日学韬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这里的“翛然”意味着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物外神”则指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整句诗描绘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喧嚣的追求,以及不随波逐流的坚定信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独立与自由。

  2. 第二句解析:”芝兰社里无前辈,鸿雁天边亦故人”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过往同辈和远方朋友的怀念之情。”芝兰社里无前辈”可能指的是在同道中并无太多可以效仿的先辈,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知识的缺失;而”鸿雁天边亦故人”则暗示了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如鸿雁般传情达意,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3. 第三句解析:”老去自能耽白业,梦来何处著红尘” 表现了诗人对名利看淡的态度。”老去自能耽白业”中的“白业”可以理解为清静的事业或生活态度,而“耽白业”则意味着沉迷于此;”梦来何处著红尘”表达了诗人对纷扰世事的超脱和向往纯净生活的渴望。

  4. 第四句解析:”上林琼树知多少,怪尔先偷碧海春” 这句话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美的赞叹以及对前人行为的认可。”上林琼树”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仙树或者美丽的园林植物,而诗人对此感到惊奇的是“碧海春”,即碧蓝的海水中春天的景象,显示出他对于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和中峰大师梅花百咏 其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思考,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通过对每一诗句的细致解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境遇的一种反思和超越,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度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