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逾千里,程途未觉遥。
轻车凡半月,一苇不崇朝。
腊雪迟新柳,春帆趁暮潮。
年来重离别,悽恻上河桥。
注释:
- 驿路:指驿站的小路,泛指道路。逾:越过。千里:形容距离远。程途:路程。未觉遥:不觉得遥远。轻车:轻快的车,这里指快马。凡半月:将近半个月。一苇(yì):一根芦苇,用来做小船。不崇朝:不一会儿,表示时间短。
- 腊雪迟新柳:腊月里下的新雪,使得刚刚长出不久的柳树都显得有些晚。迟:晚,迟滞。新柳:新长出的柳树。
- 春帆:春天的船帆。趁暮潮:趁着傍晚的涨潮。乘:利用。潮:潮水,这里指涨潮。
- 年来:今年来。重离别:多次的别离。凄恻:悲伤、悲痛的样子。上河桥:走上黄河大桥。
赏析:
这首诗是何孟门送别朋友时所写,表达了他和朋友即将分别时的伤感和不舍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意境深远悠长。
首句“驿路逾千里,程途未觉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景象。驿路上的道路穿过千里之遥,而这段路程对于诗人来说并不觉得遥远。这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又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无奈。
第二句“轻车凡半月,一苇不崇朝”,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表现了时间的变化。轻车在半个月内就穿越了千里之遥,而一苇(yì)却需要很长时间。这种夸张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痛苦。
第三句“腊雪迟新柳,春帆趁暮潮”,诗人将季节变化与行程相结合,描绘了不同季节中的景色。腊月里下的新雪使得刚刚长出不久的柳树都显得有些晚,春天的船帆趁着傍晚的涨潮。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也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转。
最后一句“年来重离别,悽恻上河桥”,诗人以“年年来”为起兴,表达了自己对这次别离的感慨。多年来,他们多次分离,如今又要再次分离。这种重复的离别让诗人感到悲痛欲绝,无法抑制内心的悲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时间变化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同时,诗人的情感真挚深沉,意境深远悠长,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