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足仙人跨白鹿,道逢授我东华箓。
山下绯桃三百颗,食了还向瑶台宿。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宋登春的作品《仙堂山》中的前两句,全诗如下:
赤足仙人跨白鹿,道逢授我东华箓。
山下绯桃三百颗,食了还向瑶台宿。
我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
- 诗句解析:
- “赤足仙人跨白鹿”:描述了一个赤脚行走的仙人骑着一只白色的鹿。这可能象征着仙人的自由和超脱,或是他在旅途中的状态。
- “道逢授我东华箓”:在修行的路上偶遇仙人传授给诗人重要的道教秘籍。这里的“东华箓”可能指的是某种重要的宗教或精神指导,或者是仙人授予的知识。
- 关键词解释:
- 仙人:指那些具有超凡能力、能够通达自然法则的人,常被视为道教中的修炼者或神祇的化身。《赤足仙人跨白鹿》中的仙人形象,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
- 白鹿: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白鹿常常象征着吉祥、纯净和高洁。骑白鹿行走的画面,可能寓意着仙人的尊贵身份或其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东华箓:在道教文化中,“东华”通常指的是东方的天空,而“箓”是一种记录重要事物的文字或符号,合起来的“东华箓”可能是一种特殊的文献或仪式,具有神圣的意义。
整体赏析:《仙堂山》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追求高远境界和心灵净化的主题。诗人以仙人和白鹿为象征,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道之间的和谐统一。诗中的“道逢授我东华箓”,不仅是对知识传承的描述,更深层地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提升和道德修养的追求。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人巧妙地将“仙人”、“白鹿”、“东华箓”等元素融入诗歌之中,构建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意境空间。这种意象的使用增强了作品的神秘色彩和艺术感,使读者能够在想象中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奇妙旅程。
- 情感表达:通过对仙人和白鹿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向往自由与超然的精神境界,以及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情感。这种情感表达既直接又含蓄,既有外在的形象描绘,也有内在心境的抒发,使得整首诗富有感染力和共鸣性。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和道士生活的田园诗,更是一首蕴含着深邃哲理和丰富情感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