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过邓州里,合宿内乡堧。
雨积马蹄烂,水啮石齿穿。
多瘿防水土,常潦患山川。
雨乘风气作,一雨争流泉。
大河高于屋,凌昏树杪眠。
渡者慎无渡,田父何以田。
我亦山中人,与尔相忧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首先通读全诗,把握诗意,然后结合诗句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诗意,最后根据内容和主题进行赏析,一般从手法、形象、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注意要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

“昨过邓州里,合宿内乡堧”,昨天路过邓州,在邓州住宿,这里诗人用“合宿”表明了行程的艰辛,也表达了自己对此次旅程的无奈。

“雨积马蹄烂,水啮石齿穿”,雨水积滞于蹄下,致使马蹄溃烂,水中的水波侵蚀着石齿。两句写景生动形象,写出了路途之艰难。

“多瘿防水土,常潦患山川”,多长出来的瘤子是防止水患而生长的,经常泛滥的水灾是危害山野田园的。这两句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将“多瘿”和“常潦”与“防”和“患”相对照,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水患的担忧之情。

“雨乘风气作,一雨争流泉”,天气变化时,雨水便乘着风势倾盆而下,一场大雨就使得泉水争相涌流而出。这两句描写了风雨交加的景象,突出了暴雨的猛烈。

“大河高于屋,凌昏树杪眠”,黄河之水滔滔不息地流向远方,它高于屋顶之上,连树上的枝叶也为之掩映,好像树木在昏黄的水雾中沉睡一般。这两句描写了黄河奔流的雄壮景象,表现了黄河奔腾不息的特点。

“渡者慎无渡,田父何以田”,渡河的人要谨慎不要贸然过河,那些种田的农夫又怎能安心耕种呢?这两句以设问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百姓生计的忧虑之情。

【答案】

译文:

昨日路过邓州,在这里住下。雨水积滞在马足之下,使马蹄烂掉;洪水冲毁石牙,使牙齿穿透,多长的瘤子是为了防止水患而生长。经常泛滥的水灾是危害山野田园的。一场大雨就使得泉水争相涌流而出。黄河之水滔滔不息地流向远方,它高于屋顶之上,连树上的枝叶也为之掩映,好像树木在昏黄的水雾中沉睡一般。渡河的人要谨慎不要贸然过河,那些种田的农夫又怎能安心耕种呢?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前半首写旅途艰险,后半首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语言朴实自然,但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的真情实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