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肌肤绰约姿,乘龙飞去竟何之。
瑶宫想像三山佩,玊洞虚无五色芝。
日落姑峰蕉梦断,月明汾水鹤归迟。
蒙庄一语疑千载,欲学游仙恐浪思。
这首诗以壮丽的笔触和深邃的思想,描绘了一幅神人的神秘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 诗歌原文:
- 冰雪肌肤绰约姿,乘龙飞去竟何之。
- 瑶宫想像三山佩,玊洞虚无五色芝。
- 日落姑峰蕉梦断,月明汾水鹤归迟。
- 蒙庄一语疑千载,欲学游仙恐浪思。
- 诗意解读:
- 冰雪肌肤,绰约姿:诗人想象神人具有冰雪般纯净的皮肤和轻盈的姿态,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神人超凡脱俗的形象,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美的赞美和追求。
- 乘龙飞去,竟何之:这里的“乘龙”象征着神人的高贵与非凡,而“竟何之”则表达了一种对于未知世界的探寻和向往。
- 瑶宫想像,三山佩:通过想象瑶宫中的神仙拥有三山(蓬莱、方丈、瀛洲)上的神物作为象征,展现了神人的尊贵地位和非凡能力。同时,“佩”字的使用也暗示了神人在修炼过程中所达到的高超境界。
- 玊洞虚无,五色芝:玊洞通常被视为仙境之地,而五色芝则是传说中的仙草,这里可能寓意着神人在修炼中获得的神奇宝物和长生不老的秘诀。
- 日落姑峰,蕉梦断:通过描写日落时分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化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 月明汾水,鹤归迟:这里的“月明”和“鹤归”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可能象征着诗人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对于超脱世俗束缚的向往。
- 蒙庄一语,疑千载:引用《逍遥游》中的名言“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表明诗人对于超越现实束缚,追求自由逍遥境界的强烈渴望。
- 学游仙,恐浪思:诗人虽然渴望学习神人的逍遥游,但同时又担心自己的心志不够坚定,难以真正达到那种境界。这种矛盾情感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追求的矛盾心理。
- 关键词提炼:
- 雪肤绰约:形容神人的美貌和气质。
- 乘龙:古代神话中指代神仙的交通工具,象征神人的身份和地位。
- 瑶宫:古代神话中的仙宫,代表神仙居住的地方。
- 三山佩:指代神仙所佩戴的珍贵宝物,象征神人的尊贵和权势。
- 玊洞:古代神话中的仙境之一,常用来比喻超凡脱俗的境界。
- 五色芝:古代神话中的仙草,象征神仙所修炼得到的长生不老之术。
- 日落姑峰:夕阳西下的景象,寓意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流转。
- 月明汾水:明月照在汾水上,营造出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也可能象征着心灵的平静和超然的境界。
- 蒙庄一语:引用庄子的名言,强调了逍遥游的自由境界。
- 学游仙:表达了诗人对学习神人逍遥游的态度和意愿。
- 恐浪思: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逍遥游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的困难和挫折的恐惧。
邢云路的《登藐姑射山怀神人》不仅是一首充满想象力的诗歌,更是一篇深刻的哲学思考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其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