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钗裙布念重违,却扫焚香自掩扉。
莫向吹箫羡嬴女,多年已办五铢衣。
【注释】
1.荆钗——荆木做的发饰。
2.裙布——指粗布裙子。
3.却扫——即“闭门”,关上门。
4.五铢衣——古代的一种衣服,以五铢钱穿缝而成。
5.羡—羡慕。
6.办——完成。
【赏析】
《静坐》是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表达了朱淑真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感慨。
诗的第一句“荆钗裙布念重违”,描绘了朱淑真的形象:她穿着朴素的裙子,戴着荆钗,独自坐在家中,默默地思考着一些事情。这里的“荆钗”和“裙布”代表了她的简朴生活,而“念重违”则表达了她内心的矛盾和不安。
第二句“却扫焚香自掩扉”描绘了她在家中的行为:她关上门,静静地焚香,以此来驱散心中的困扰。这里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相结合,展现了她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乐观。
第三句“莫向吹箫羡嬴女”则是对她丈夫的劝诫:“你不要像吹箫的嬴女一样,只羡慕别人的荣华富贵。”这句话表达了朱淑真的现实观念,她认为真正的幸福不在于物质上的追求,而在于夫妻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最后一句“多年已办五铢衣”则是对自己的安慰和鼓励:“多年的努力,我已经完成了五铢衣服的任务。”这句话表明了朱淑真的坚强和毅力,她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整首诗通过对朱淑真的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气,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