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业尽凋没,深冬欲卜居。
砌崩蛇啮笋,架脱鼠翻书。
亲友几人在,干戈廿载馀。
未知何日定,投老总樵渔。

【注释】卜居:指隐居。三七弟:作者的侄子。干戈:指战争,这里指动乱。

【赏析】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春天。是年正月,诗人从长安被贬为太子少傅。三月,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诗人随肃宗到了灵武。四月,杜甫得知肃宗要收复两京,又从灵武返回长安。这时,他的三子伯禽、六女、七子宗文、侄儿宗文都在战乱中死去。诗人对国家一片忠心,但自己却漂泊无依,生活困窘,于是写了这首诗。

开头两句说:“旧业尽凋没,深冬欲卜居。”意思是说,我多年辛苦经营的产业如今都败落了,现在冬天来了,我想在山里找个地方住下来。“卜居”,就是选择一处住所安家居住。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当时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

接着四句说:“砌崩蛇啮笋,架脱鼠翻书。”意思是说,房屋倒塌了,就像蛇咬了一样;架子垮掉了,像老鼠把书翻了一样。这两句写自己住处破败的情景。前一句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房屋倒塌的情况。后一句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书籍被翻乱的情况。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的处境。

后面六句说:“亲友几人在,干戈廿载馀。”意思是说,我的亲戚朋友还有几个还在?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他们还能剩下几个人呢?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亲人的怀念和对战争的担忧。

最后两句说:“未知何日定,投老总樵渔。”意思是说,我什么时候才能安定下来啊?只好靠打柴、钓鱼来维持生活了。这两句反映了诗人晚年的处境和心情。

全诗以“卜居”开篇,点出题旨。中间四句,先写屋坏书散,然后写亲友零落,再写战争未息,最后写自己的处境,层层深入,步步展开。结构严密,层次分明。语言质朴自然,朴素无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