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路数千里,斜阳咫尺间。
角声断城堞,离恨起乡关。
宿鸟先人入,江流背客还。
月中听砧杵,游子复何颜。
归路
归路数千里,斜阳咫尺间。
角声断城堞,离恨起乡关。
宿鸟先人入,江流背客还。
月中听砧杵,游子复何颜。
译文:
回望家乡的路途,几千里之遥。在夕阳的余晖下,距离似乎变得近了。城墙上传来的号角声让人心碎,离别的愁绪从心底升起。鸟儿先行回到了巢中,而我却只能背对故乡,继续前行。月亮中的捣衣声,让我想起了远方的亲人,不知他们是否还在为我担忧。
注释:
- 归路:回家的路。
- 数千里:几千里的距离。
- 斜阳:夕阳。
- 咫尺间:形容距离很近。
- 角声:古代战争中用来报警的号角声。
- 断城堞:城墙被破坏或倒塌。
- 离恨:因离别而产生的忧愁和思念。
- 先人:已故的祖先。
- 宿鸟:夜归的鸟。
- 背客还:背对家乡。
- 月中:月夜。
- 砧杵:古代妇女捣衣时所用的石臼和木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回乡路上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离别之痛。诗人以“归路”开篇,点明了主题,然后通过“数千里”、“斜阳咫尺间”等诗句,形象地展现了他回乡之路的漫长与艰难。接着,“角声断城堞,离恨起乡关”两句,诗人将号角声与离恨相结合,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最后,“宿鸟先人入,江流背客还”两句,则以夜归的鸟和江流为喻,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背对家乡、独自前行的景象。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离别之痛的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