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百花残,秦淮晓气寒。
渡头桃叶尽,若为到长干。
诗词原文:
春暮百花残,秦淮晓气寒。
渡头桃叶尽,若为到长干。
注释解释:
- 春暮百花残:春天即将结束,百花凋零。
- 秦淮晓气寒:清晨的秦淮河边,空气中带有凉意。
- 渡头桃叶尽:渡口边,桃叶已经全部落去。
- 若为到长干:如何才能到达那长干的地方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末期的景象,以及作者对友人吴幼元前往金陵(今南京)旅程的关切和不舍。首句“春暮百花残”,通过描绘百花凋零的景象,传达出春天即将结束,万物开始进入休眠状态的情感。第二句“秦淮晓气寒”,则具体描绘了秦淮河畔清晨的寒冷气息,增添了一种清冷的氛围。第三句“渡头桃叶尽”,形象地展现了渡口边桃花凋零的情景,给人以凄凉之感。最后一句“若为到长干”,表达了对友人远行不易、不知何时能再相见的担忧。整首诗情感细腻,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写,反映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旅途艰难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