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问井邑,古迹自春秋。
祠宇仍栾氏,风烟接赵州。
清霜侵病骨,远树动乡愁。
十载曾偕计,今来忆旧游。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鉴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结合诗句的内容、手法和表现的情感作答。
“行人问井邑,古迹自春秋。”这句是说自己在旅途中向行人打听有关井邑的地方。春秋时期,栾城是晋国的都城。《史记·晋世家》:赵氏分晋,为韩、魏、赵三国,而赵襄子之子代立,为赵简子,建都于晋阳(今太原西郊)。“春秋”二字,既指历史年代,也暗示着自己与这个地方有着不解之缘;同时,也点染出一种苍茫的历史氛围。“祠宇仍栾氏,风烟接赵州。”“祠宇”是指庙宇;“栾氏”,是春秋时晋国大夫栾书的后代,后成为栾氏宗族的象征,所以这里特指他们家族的祠堂。“风烟”指风景与烟雾;“接”,接壤;“赵州”,地名,即今天的河北省赵县。诗人在此处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抒发了对故土的无限热爱。
“清霜侵病骨,远树动乡愁。”这两句写自己身在他乡,面对寒霜侵袭,更增添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清霜”指冷霜;“侵”,侵入;“病骨”,形容身体不适;“远树”,指远方的树木;“动”,触动;“乡愁”,指怀念家乡之情。诗人以“清霜侵病骨,远树动乡愁”来写自己的内心感受,表现出他内心的孤独凄凉以及思乡之情。
“十载曾偕计,今来忆旧游。”这两句是说自己已经离开这个地方十年了,如今再次归来,不禁想起过去的一些往事,感慨万千。“十载”,指的是自己离开这个地方十年了。“曾偕计”,指曾经一起商讨过什么计划或大事;“今来”是指现在返回这里;“忆旧游”是指回忆起过去在这里的生活经历,包括一些往事、一些人物等,表达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之情。
【答案】
示例:经栾城 行人问 井邑,古迹自春秋。
祠宇仍栾氏 风烟接赵州。
清霜侵 病骨,远树 动乡愁。
十载曾 偕计,今来忆 旧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