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穷双耳塞,心灭万愁平。
独见寒柯落,谁知秋吹生。
忘言安所托,含笑若为情。
何必临流洗,尘缘久已清。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道穷双耳塞,心灭万愁平。
  • 注释: 道行至尽头,两耳被阻塞;内心达到无为状态,所有的忧愁都已消散。
  • 赏析: “道”在这里指的是修行之道,即佛家或道家的修道之路。“双耳塞”形容了修行者对于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即使外界声音再大也感觉不到。而“心灭万愁平”则描绘了一种心态的转变,当内心的贪嗔痴等烦恼都消除时,即使是世间最深沉的忧愁也能平息。
  1. 独见寒柯落,谁知秋风吹。
  • 注释: 独自看到寒枝上落叶飘零,却不知道秋天的风已经吹过。
  •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传达了一种孤寂和无常的意境。落叶象征着生命的结束和自然的凋零,秋风则是季节变迁的标志,两者的结合加深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受。
  1. 忘言安所托,含笑若为情。
  • 注释: 忘记言语可以寄托什么,微笑是因为有情感在心中。
  • 赏析: 这里的“忘言”可能是指超越语言表达的境界,即心灵深处的情感无需用言语来表达。而“含笑若为情”,则表达了尽管无言,但内心深处仍然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1. 何必临流洗,尘缘久已清。
  • 注释: 为什么要在河边清洗,世俗的牵绊早已洗净。
  • 赏析: 此句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束缚的愿望,认为世间的纷扰与污垢都已洗净。这种境界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宇宙乃至万物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

总结: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自然和人世的理解与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道穷”、“心灭”、“忘言”、“含笑若为情”等,都富有深刻的内涵和哲理性。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解释和赏析,我们不仅理解了诗歌的表面意义,还能深入领会其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和美学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