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纷如雨,愁人独倚楼。
千峰明远水,一鸟下沧洲。
湖海频相望,神仙未可求。
欲歌招隐句,乘月弄扁舟。

注释:

晋安馆中纪怀十首:这是一首记叙自己在晋安馆中的所见所感的诗。

其七:是第七首诗。

落叶纷如雨,愁人独倚楼。

千峰:指晋安城的山峦。

明远水:明亮的江水。

沧洲:即洞庭湖。

湖海频相望,神仙未可求。

湖海:泛指江湖。

频:屡次。

神仙:这里指隐士。

欲歌招隐句,乘月弄扁舟。

欲歌:想唱歌。

招隐句:引《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意,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乘月弄扁舟:乘着月光在扁舟上游玩,以寄托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晋安馆中所作,通过描绘晋安的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情怀,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落叶纷如雨”,以落花飘零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接着“愁人独倚楼”,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之情,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独自登高远眺的情景。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晋安的自然风光,又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感。

接下来的四句诗,诗人将镜头转向远处的山峦和江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其中“千峰明远水”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山峦与江水之间的距离拉大,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宏伟壮观。而“一鸟下沧洲”则以简洁的画面,勾勒出鸟儿飞向湖泊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这四句诗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为下文的抒情埋下了伏笔。

最后两句诗则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他希望能够像古人一样,过着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生活,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诗人通过描绘晋安的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隐逸生活的关注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