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书曾听渡金河,万里霜翎带雪过。
夜傍星桥珠错落,朝飞露渚玉婆娑。
横江影动沧波白,背月辉澄素练多。
莫道衡阳归路杳,海天风景易蹉跎。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雁群南飞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 白雁传书曾听渡金河,万里霜翎带雪过。
- “白雁”指的是大雁,这里特指秋后迁徙的大雁。
- “传书”可能是指大雁通过鸣叫传递信息,或比喻某种信息的传递。
- “曾听渡金河”可能是指曾经在某个地方停留,渡过了一条金色的河流。
- “万里霜翎带雪过”描述了大雁的翅膀上覆盖着白色的羽毛,就像披着一层霜一样,而它们的飞行轨迹就像是穿越了万里的距离(霜翎带雪过)。
- 夜傍星桥珠错落,朝飞露渚玉婆娑。
- “夜傍星桥”可能是说夜晚时分,大雁沿着星星点缀的桥梁飞行。
- “珠”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星星,或者是比喻大雁的排列如同珍珠般整齐。
- “朝飞露渚”可能在早晨的阳光下,大雁在露水覆盖的湖面或湿地上飞翔。
- “玉婆娑”形容大雁飞行时的姿态优美,好像玉石在风中摇曳。
- 横江影动沧波白,背月辉澄素练多。
- “横江影动沧波白”描述了大雁在江面上的影子随着波浪的起伏而移动,形成了白色的影子。
- “沧波”指的是苍茫的水面。
- “背月辉澄素练多”可能是指大雁在月光下飞行的样子,像是被月光照亮的丝带,显得格外美丽。
- 莫道衡阳归路杳,海天风景易蹉跎。
- “莫道衡阳归路杳”意味着不要以为只有遥远的衡阳才能看到大雁的归途,实际上它们在大海上也能见到。
- “海天风景易蹉跎”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认为无论在哪里,美好的景色都很容易消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大雁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流转的感悟。大雁作为迁徙鸟类,象征着生命的旅程和时间的流逝。诗人通过观察大雁的飞行轨迹,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短暂。同时,诗人也借大雁之口,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