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旭
诗句如下:暝宿园林昼日长,芳心冉冉惜馀光。 不禁涧底风泉冷,偏爱花间露叶香。 梦怯林莺啼上苑,魂随野草落荒塘。 未知曾见庄生否,懒却寻香过画墙。 译文为:我在园中夜宿,白天时间很长,心中充满爱意。 我不能忍受涧底风泉的寒冷,只喜欢花间的露珠和香味。 梦中害怕听到林莺在上苑啼叫,我的魂随着野草落在荒塘。 我不知道曾见过庄子,所以我懒得去寻找花香,只愿意在我的墙边徘徊。 注释为:暝宿,晚上住宿
诗句翻译为英文:"Across the sunny sky, strings of silk seem to dance with every graceful twist." 注释 1. 弄影晴空处处奇:在阳光下,轻盈的蛛丝随风摇曳,形成美丽的影像。 2. 轻浮偏住落花枝:轻飘飘地停留在落花之枝。 3. 千经暗织春情懒:经过无数个夜晚,似乎在默默地织着春天的感情。 4. 万缕闲萦昼景迟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雁群南飞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白雁传书曾听渡金河,万里霜翎带雪过。 - “白雁”指的是大雁,这里特指秋后迁徙的大雁。 - “传书”可能是指大雁通过鸣叫传递信息,或比喻某种信息的传递。 - “曾听渡金河”可能是指曾经在某个地方停留,渡过了一条金色的河流。 - “万里霜翎带雪过”描述了大雁的翅膀上覆盖着白色的羽毛,就像披着一层霜一样
何人千里寄孤琴,有轸无弦恨转深。 花落不随流水调,月明空忆越江吟。 赏析:这是一首抒发离愁别绪的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收到一封书信,信中只有一张没有弦的古琴。诗人十分感慨,因为这张古琴上有他的名字和赠言“此去勿相忘”,可是如今却成了一张没有弦的古琴了。后两句是说,花儿已经凋谢了,不能随着流水飘走;明月照耀着大地,却不能像《越州乐府》中所写的那样,让人在月下独唱高歌
尘 纷纷浮世暝霏霏,来往长看满客衣。 驿路每随香雾起,沙堤长逐朔风飞。 丹砂功就应难染,明镜台空已觉非。 自愧半生飘泊迹,畴能为我息斯机。 注释: 尘:指尘土,这里借指世俗的纷扰。 纷纷浮世暝霏霏,来往长看满客衣。 驿路每随香雾起,沙堤长逐朔风飞。 丹砂功就应难染,明镜台空已觉非。 自愧半生飘泊迹,畴能为我息斯机。 译文: 世俗纷争如同暮霭中的细雨霏霏,人们来往匆匆地穿着满是尘土的衣服。
霜花 铅华积素莹娟娟,布粟成花有底妍。 万点珠星凝碧瓦,千枝粉干缀银笺。 江桥曙色迷行骑,草塞寒光接远天。 自是南琛风景薄,若为佳瑞兆丰年。 译文: 铅华妆成的花朵晶莹剔透,布粟般的种子结成了花朵,这到底是怎样的美丽? 无数的珠星在碧瓦上凝聚,千枝粉干的枝条缀满银色的纸张。 江桥上的曙色让人迷失前行的马匹,草原上的寒光与远处的天空相接。 自然之美虽然稀少,但若能预示丰收之兆
梅魂:梅花的魂魄。 春早幽寻雪未干,冰肌寥赖月中寒:春天早春,独自寻找梅花,梅花还未完全开放,冰清玉洁的梅花,在月色中显得更加冷清。 魄依东阁吟边返,影落孤山梦里残:我的魂魄依偎在东边的阁楼里,我吟诗的时候,身影落在了孤独的山中。 怨断宫妆嗟别久,曲终羌曲吊归难:我因为离别的怨恨而断绝了宫女的妆容,感叹着分离已经很长时间,羌族歌曲的旋律也难以表达我对归家的思念。 几回忆得罗浮事,醉舞东风更倚栏
明代诗人余旭的诗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余旭是明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词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余旭及其代表作品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内容:余旭的诗歌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自然景观、友情思念、人生感慨等多个主题。他善于捕捉自然界的细节,通过对花、月、雪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例如在他的《白雁》一诗中,他用“夜傍星桥珠错落